考研网 发表于 2018-9-17 18:10:53

2019考研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六章)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 2019考研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六章),请参考: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
    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
    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b: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c:决策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三:决策的依据——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一:决策的类型
    (一) 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1:长期决策:指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
    2:短期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物资储备、生产中资源配置等问题。
    (二)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1:战略决策:涉及组织长远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决策,具有长远性和方向性,如: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
    2: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3:业务决策:日常生活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三)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的优点:①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②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③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④能更好地沟通⑤能做出更好的决策等
    集体决策的缺点:花费时间较多、产生群体思维以及责任不明确
    (四) 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初始决策是零起点决策,是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情况下进行的决策。追踪决策是非零点决策
    (五)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的“例行问题”
    2: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例外问题”
    (六)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确定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决策中,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最终选择哪一个方案取决于对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
    2: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在这种决策中,决策的结果有多种,决策者不知道会发生哪一种结果,但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已知。
    3:不确定型决策: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不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种结果,也不知道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如何。
      二:决策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决策都含有目标的确定
    2:可行性:每个决策的方案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3:选择性:决策的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5:过程性:a:组织中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b:在这一系列的决策中,每个决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6:动态性:决策的动态性与过程有关
      第三节 决策的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盛行与1950年代以前
    观点: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得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
      二:行为决策理论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中提出“有限理性”“满意原则”
    发现:影响决策者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个人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经验等
    主要内容: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这是因为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象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在对未来的状况作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资源利用的限制,决策者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
    的情况,而不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的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很重要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三:回溯决策理论
    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
      第四节 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决策的过程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识别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
    5:作出决定 6:选择实施战略
    7:监督和评估
      二: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 环境
    1: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对环境的习惯反映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二) 过去的决策
    一般情况下,决策不是一张白纸上的初始决策而是对初始决策的完善和调整或改变
    (三)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影响其对方案的选择
    (四) 伦理
    决策者是否重视伦理以及采用何种标准会影响其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决策
    (五)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影响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进而影响一个组织对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六) 时间
    美国学者威廉把决策分为
    1:时间敏感型决策:那些必须立刻迅速作出的决策
    2:知识敏感型决策:对时间要求不高,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决策。如:组织中大部分的战略决策
      第五节 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一) 头脑风暴法——比较常用的决策方法——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
    方法: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4项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2:建议越多越好,在此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所什么
    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越好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得它更具有说服力
    时间1——2小时;参加者5——6人为宜。
    (二) 名义小组技术
    方法:召集一些有知识的人,把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内容告诉他们,并请他们独立思考,要求每个人把自己的备选方案和意见写下来,然后按顺序陈述意见,再对所有方案进行投票。管理者最后仍有权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一方案
    (三) 德尔菲技术——兰德公司提出
    当企业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时:
    步骤:1:设法取得有关专家的合作
    2: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告诉专家们,请他们单独发表自己德意见并对实现新技术突破所需德时间作出估计
    3:在此基础上,管理者收集并综合反映专家们的意见,再把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
    4:让他们再次进行分析并发表意见。如此反复多次,最终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运用该技术的关键:
    1:选择好专家,这主要取决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和机会的性质
    2: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一般10~50人较好
    3:拟定好意见征询表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一)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美国波斯顿公司提出
    ⑴. BCG矩阵:横轴代表市场份额份额;纵轴表示预计的市场增长
    ⑵. 现金:低增长,高市场份额
    吉星:高增长,高市场份额
    问号:高增长,低市场份额
    瘦狗:低增长,低市场份额
    ⑶.BCG假定:累积学习曲线    如果公司能够适当地生产产品和管理生产过程,则产品生产量积累的每一个显著的啬,都会带来可预计的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
    (二)政策指导矩阵书p257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未来情况只有一种并为管理者所知,则须采取确定型决策方法
    1:线性规划 2:量本利分析
    (二) 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三)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小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考研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