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9-11 17:51:15

2019考研临床医学:针炙疏肝调脏法对脑栓塞偏瘫患者康复

以下是新东方在线整理的2019考研临床医学:针炙疏肝调脏法对脑栓塞偏瘫患者康复影响,请参考:
    【代写论文摘要】
目的:对脑栓塞偏瘫患者进行针灸疏肝调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0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脑栓塞伴发偏瘫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疏肝调脏法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残障率37.5%,观察组治疗后残障率24.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病例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院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关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血栓性脑栓塞的相关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小于等于90岁;(3)病程在1个月以内;(4)意识清醒,无显著听力障碍,理解能力尚可,可配合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活动;(5)经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为大脑半球区域梗阻,且伴有单侧肢体活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限;(6)本人同意接受针灸理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病例排除标准
    (1)并发失语、听力障碍、理解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和配合诊疗者;(2)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肺、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拟针灸部位有感染等皮肤疾病的,或癌症中晚期患者;(3)合并小脑梗阻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或合并脑干梗阻者;(4)对针灸疗法和康复存在抵触心理,治疗期间依从性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完疗程者;(5)患者脑栓塞后病情尚未稳定,肢体运动障碍逐渐加重者;(6)已进行动(静)脉溶栓治疗者;(7)有心脏或其他部位栓子突然脱落造成的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治疗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主要措施有输液降颅压、持续低流量吸氧、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伴发糖尿病者给予降糖治疗,高血压者口服降压药物;并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急性期患者给予血塞通0.25
g加入250 ml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病情平稳后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行对症支持治疗。
    1.5.2 观察组 在治疗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疏肝和针灸调脏疗法。具体操作为:(1)疏肝法:使用
    0.30 mm×30 mm(或40
mm)毫针,从肢体上半部开始逐渐向下进行,穴位取上肢的外关、合谷、极泉、太冲等,以及下肢的昆仑、委中、伏兔等;针灸手法为直刺进针,提插捻转手法得气,按证型分类,采用平补或平泄手法,并留针30
min;每日针灸治疗1次,坚持治疗15 d为一疗程;治疗以患侧肢体为主,兼顾健侧。(2)调脏法:使用0.22 mm×25 mm(或40
mm)毫针,针刺前触诊肝、脾的大小及位置形态等,以防误伤重要脏器等,然后以腹针取穴位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及双侧大横穴、健侧肢体商曲穴、患侧肢体上、下风湿点处等;针刺前应用75%医用酒精消毒拟针刺处,并避免针刺大血管及毛孔等位置,预防加重疼痛及出血;得气方式为候气、行气及催气法,将针刺入相应穴位内停留4
min左右为候气,候气后捻动毫针至适当深度为行气,当疗效欠佳时继续调整刺针深浅,使针发挥作用称为催气;每次治疗进行30 min,每日1次,持续治疗15
d为一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标准
    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对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残疾水平进行评价。患肢活动功能水平采用简式Fugl-Meyer(FMMS)运功量表进行评定,患肢残障水平以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得分≤60分者定义为残障。
    1.7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亦无明显增强(P>0.05)。而观察组患肢活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说明内科治疗对偏瘫残障率的改善有效,但不明显。同时在治疗前后残障率对比方面,两组治疗后残障率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这说明配合针刺疗法较单纯神经内科常规诊疗效果更佳,更为显著。此研究具有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程燕,丁德光,周仲瑜,等。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8):114-115.
    张雪华,程伟丽,赵辉,等。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4):34.
    钟平,符文彬,徐振华,等。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死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11,31(8):679-682.
    勾玉华。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中国医药科学,2015,5(2):99-101.
    黄春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6):811-812.
    陈艳萍。脑梗塞致偏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中的疏经调脏法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28-29.
    陈家骏,蔡东平。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4,41(2):347-348.
    肖衍虎,郭莉萍,康伟,等。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133-13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考研临床医学:针炙疏肝调脏法对脑栓塞偏瘫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