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9-3 17:50:20

2019计算机考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

2019考研复习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了“2019计算机考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信息,解决各位考生的疑惑,提醒大家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好复习规划。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88年通过国家计委专家认证,成为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教育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验收。实验室是在先进网络环境下软件理论、关键技术和开发环境等方面,开展基础、应用基础与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开放式科研基地;是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重大应用的服务支撑基地;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中青年研究人员的比例占85%。
    实验室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信息科学的前沿方向,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关键项目,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的技术突破,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网络海量信息的物理学特征和复杂性、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模型与管理系统、物联网软件支撑技术与系统、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多媒体协同网络环境与群体软件工程。
    2007至2011年期间,实验室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89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在上述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实验室在一系列基础理论、新技术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开发完成了一批应用软件平台,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83篇,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93项,已获得授权99项。
    实验室已经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六十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图灵奖获得者Milner、Shamir、Hopcroft、Hoare、德国莱布尼茨奖获得者Hotz、Wilhelm以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lotkin等45位国际知名教授来实验室访问讲学。发起成立了“亚洲软件基础学会”,是学会的主席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主办了四届“亚洲软件基础学术研讨会”。
    实验室现拥有4800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基本建成了千兆局域网的天地一体化的网络环境,拥有联想深腾7000等高性能集群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高性能网络处理设备以及海量的存储设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计算机考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