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8-27 19:40:55

2019金融考研热点问题:互联网金融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金融考研热点问题: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以网络借贷(P2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是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和较强的负外部性特征,而且由于互联网属性,其风险的波及面更广、扩散速度更快、溢出效应更强。近期爆发的一系列风险事件,对行业声誉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成为广泛共识。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有在资金配比效果、渠道、数据信息、交流成本、系统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一些方面对传统银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网点可以很大程度替代银行物理网点的功能
  传统模式下的金融业务模式,首先需要有银行网点,个人才能参与金融业务,但现在只要有了网络和手机,个人就能成为一个能参与金融的业务终端;与此同时,传统的银行物理网点还面临着营业成本、安保成本的不断攀升,而网络银行在这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所以,未来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减少或将是一个趋势,这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巨大的挑战。
  2.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依托全天候覆盖的虚拟网络,互联网金融能突破空间局限,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灵活地服务于广大时空范围的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任何地点,就能完成各种金融支付,这是传统银行无法企及的。
  3.互联网金融能大幅降低业务成本
  欧洲银行业曾经测算过单笔金融业务的平均成本,营业点是1.07美元,电话很行是0.54美元,ATM是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的成本仅为0.1美元,其成本优势巨大。
  4.互联网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大数据能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事实分析和挖掘客户交易信息,掌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集散处理,有助于在金融运营和风险拉制方面有的放失,由此,互联网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的效果。
  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挑战,带来竞争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促生新的合作空间,我们不应该把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立起来,甚至妄图将其取缩,在技术进步势不可挡的今天,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传统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大面积的网点资源积淀和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是互联网金融不可企及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和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和模式,从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大意义
  互联网金融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说明,这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与精神实现金融服务的新兴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更民主、更普惠大众的金融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银行对金融的垄断。
  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其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比如余额宝对银行固定利率的冲击,倒闭商业银行顺应市场创新,做出变革。

kyone 发表于 2018-8-27 20:29:29


  最后,互联网金融更能以开放、平等、合作的模式,促成新的普惠金融的业态。比如,P2P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的局面,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渠道,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业务不再是参与门槛极高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很方便的参与到金融体系中并获得收益,这就是普惠金融,这也是传统金融顾及不到的广泛市场需求。
  四、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
  1.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业务边界模糊。现有法律规则难以明确界定其金融属性并进行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所以要尽快完善相关方面的立法。
  2.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资金存管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P2P借货问题平台频现,给借款人造成了资金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3.风险控制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注重内部管理,信息安全保护水平较低,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五、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代表了金融创新的方向,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为其在政策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其存在的问题应该重视和解决,特别要提高其风险控制的能力,打击违法法犯罪行动,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促使其在市场上发择金融配置的作用。同时,为了引导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竞争,从业机构需要通过行业自律等多种形式完善管理,做到诚信为本、守法经营。
  对互联网金融,我们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作用,但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能忽视,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包括内部自律和外部的监管。
  1.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定位
  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定位,允许其从事金融服务,但是不能越界经营。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监管底线,是不能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互联网金融不等于银行;二是不能非法集资,现行法律还没有对所有的金融机构属性做出明确的定位。
  2.需要完善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
  有一些P2P网贷平台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大量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就会存在资金被挪用,甚至携款逃跑的风险。近两年先后发生了部分P2P网贷平台的携款逃跑和倒闭事件,就给放贷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还需要完善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
  3.健全互联网企业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实践中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增长和运营利润,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识别和交易分析报告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信息安全水平比较低,个人隐私容易泄露的风险。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应该从制度和道德两个方面做好风险约束,必须设置内控防火墙,健全互联网企业的内控制度。
  4.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监管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而目前外部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在某种程度存在盲区。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平台从事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业务,更是需要多个监管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监管。随着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领域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的研究制定不能一激而就,目前仍然需要行业的自律管理。

kyone 发表于 2018-8-27 20:36:35


  六、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征的监管体系
  1.针对互联网金融跨界混业经营、贯穿多层次市场体系的特征,逐步健全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1)强化准入管理和功能监管。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务实质与功能属性确定监管要求与监管主体,实现对各金融业态、线上线下金融行为监管全覆盖。坚持监管公平性,明确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适用与传统金融机构从事类似业务基本一致的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规则。
  (2)实施“穿透式”监管。把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综合全环节信息判断业务性质,执行相应的监管规定。三是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分工。由于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跨区域经营特征明显,由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牵头开展专项整治,是对中央与地方监管分工的有益探索。
  2.针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大量“长尾人群”的特征,既要发挥其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要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
  (1)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要规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信息披露,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调“卖者有责”。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引导树立“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
  (2)建立“反倾销、反补贴”制度。一些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为争夺“长尾”客户,承诺有悖金融规律的高额回报,其实质类似商品贸易领域的倾销行为,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要清理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3)规范关联交易。由于互联网产品通常具有用户越多、场景越多、粘性越高的特性,容易形成规模庞大、客户众多、跨领域经营的从业机构。对该类机构要立足宏观审慎监管,完善防火墙制度,加强对机构实际控制人和控股大股东的管理;对跨界混业经营的机构,强化对机构间互相持股、高管交叉任职等情况的监管,防止风险交叉传染和“多而不能倒”。
  (4)规范广告宣传。一些从业机构进行虚假违法宣传,对社会公众具有一定误导性和迷惑性。要加强金融广告管理,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的机构,不得对金融业务或公司形象进行宣传;取得相关业务资质的,宣传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3.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特征,既要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又要注意防控技术风险,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技术支持。
  (1)继续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依托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2)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要加强从业机构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提高技术安全标准。强化公民信息数据隐私保护,加强数据模糊化处理等隐私保护技术的开发使用。建立健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制度,防范通过互联网金融进行洗钱、恐怖融资等行为。
  (3)提升互联网金融监管水平。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数据技术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和方法,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支持,努力实现在线监管、实时监测、准确治理。
  4.针对互联网金融快速迭代、形态多变的特征,把牢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关键环节。
  (1)加强资金监测,严格执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对资金账户及跨行清算实行透明化、集中化运作,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活动的全方位监测,从源头管控互联网金融风险。
  (2)加强为互联网金融活动提供交易、支付清算、托管结算等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建立统一标准,加强监管统筹,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全程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
  (3)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披露等制度,完善自律惩戒机制,形成依法依规监管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全覆盖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
  5.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外部环境交互性较强的特征,不断优化金融生态,营造法治健全、企业内控、社会监督的良性治理环境。
  (1)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框架。各类互联网金融活动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适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在确有空白的领域,抓紧推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建设,引导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2)强化企业内控。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参照金融和信息科技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原则,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条件。
  (3)加强社会监督。探索建立举报制度,发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研究制定“重奖重罚”制度,在给予举报人奖励、强化正面激励的同时,提高金融违法成本和威慑。充分发挥会计师、律师、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鉴证和监督作用,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金融考研热点问题: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