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8-6-8 21:44:25

2019考研:西医综合内科学考研知识点(感染二)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西医综合内科学考研知识点(感染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痈
  1.病因和病理
  痈:指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2.临床表现
  病人年龄一般在中年以上,老年居多;部分病人原有糖尿病。病变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项部和背部(俗称“对口疔”和“搭背)。起初较局限,全身表现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加重,病变部位可出现坏死、流脓,呈现出蜂窝状,其间皮肤可因组织坏死呈紫黑色,但肉芽增生少见,难以自行愈合;如果继续进展则可出现严重全身反应。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细菌培养
  4.预防和治疗
  (1)药物应用
  青霉素类或甲噁唑,并参考药敏试验。中药可选用清热解毒方剂。高血糖者注意控制血糖。
  (2)局部处理
  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等敷贴,争取病变范围缩小。
  已出现多个脓点、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需要及时切开改善引流。在静脉麻醉下作“十”或“++”形切口切开引流,切口线应超出病变边缘皮肤,清除已失活的组织;然后填塞生理盐水或凡士林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
  二、急性蜂窝织炎
  1.病因和病理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本病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等。炎症不易局限,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扩散迅速。
  2.临床表现
  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通常分表浅和深部。
  表浅者初起时患处红、肿、热、痛,继之炎症迅速沿皮下向四周扩散,红肿边界不清楚,邻近病变部位的淋巴结常有肿痛。
  深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则表皮的病状不明显,但因病变深在隐匿,影响诊治,常有全身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发生中毒性休克。
  特殊类型: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以厌氧菌为主,下腹与会阴部多见);新生儿皮下坏疽(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冬季易发);口底、颌下蜂窝织炎(感染常向颌下或颈深部蔓延,可累及颌下或颈阔肌后的结缔组织,甚至纵膈,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靠病史、体征+血象,鉴别诊断略。
  4.预防和治疗
  (1)一般处理:注重卫生,防止皮肤受伤。
  (2)抗菌药物:一般先用新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可根据药敏调节。
  (3)对症处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考研:西医综合内科学考研知识点(感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