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马忠法教授(国际法领域)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马忠法教授(国际法领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马忠法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学科: 国际法
职称: 教授、博导
研究领域集中于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在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等国际期刊及《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英文)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0篇;在《复旦学报》(社科版)、《法学家》、《法商研究》、《知识产权》、《中国国际法年刊》、《国际经济法学刊》等国内核心期刊或集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他学术期刊五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六部,其中与他人合著两部(均为第一作者);作为第一、第二主编各合作主编一部;单独翻译译作一部,于2013年进行再版,并被列入上海世纪文库;与他人合译三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上海市科委软及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等省部级课题六项。
2008年以来获得奖励的有:2008年10月专著《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11月获科技部和国务院奖励办公室批准的由中国科技法学会颁发的首届科技法学优秀人才奖;2009年6月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名单;2009年7月获第十一届“挑战杯”上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李硕论文《“拿来”有道——从利益平衡视角看中国开源软件著作权保护》获全国大学生十一届“挑战杯”二等奖);2014年11月论文“《京都议定书》的效力与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原文发表于美国SSCI期刊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2年第1期上)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论文类二等奖。
研究领域
国际技术转让法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法
国际(公)法
教育背景
2005 复旦大学 国际法学 博士
1999 复旦大学 国际经济法 硕士
1992 安徽师范大学 英语教育 学士
职业经历
2005年7月至今
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2005.10-2008.09)、副教授(2008.10-2013.11)、教授(2013.12-至今)
2011.08-2012.08
高丽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13.08-2014.08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9-200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专著:
1.2007年4月:《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
2.2009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3.2011年6月:《知识经济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合著,第一作者);
4.2012年4月:《科技成果流转法律制度与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5.2013年12月:《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合著,第一作者);
6.2014年4月:《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法律出版社。
主编:
1.2011年6月:《清洁能源与技术转移》(第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2012年8月: Asia: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Development through collaboration,Seoul Publishing House,(第一主编)。
译著:
1.(荷兰)胡果.格老秀斯:《论海洋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独译);2013年8月第二版(列入上海世纪文库)
2.(美国)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学与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合译,第二译者);
3. (荷兰)胡果.格老秀斯:《捕获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合译,第二译者)。
主要论文
Publications in English:
1. 2006.5:A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Regulating Software Industry in China,《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英文)(No.2)
2. 2010.9: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echnology Licensing Involved in Technology Standards, Patented Technology or Know-how? 《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英文)(No.3)
3. 2011.3: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Allocating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among the Countries or Developing and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Global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JHSS),Vol.1,No.3 of 2011;
4.2012.01: The Effectiveness of Kyoto Protocol and the Legal Institution f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5.2012.1:The Impacts of “Tomato Garden” Software Internet Piracy Case on Consummating Legal System of Combating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 China, 1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6.2012.08:WIPO and Establishment and Consummation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gal Framework and Patent System,Chung-ang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36, No.2,2012;
7.2012.11: TRIPs Agreement and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3 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
8.2013.01:Reconsideration of the Essence of a Patent and the Missions of Patent Institution: Low Rate of Patente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in China,1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日文文章
1.2009.12:中国企业间技术转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技術月報》2009年12月号(第38号) 2009.12.1発行,http://www.spc.jst.go.jp/report/200912/crc-1.html
中文期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2003年以后)
1.2003.9:海洋自由论及其国际法思想,《复旦学报》(社科版) (No.5);
2. 2006.5:案例析合同目的,《法商研究》(No.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3.2006.6:从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析“与国际接轨”——兼论全球化下我国对国际法应有的态度,《国际经济法学刊》(No.2);
4.2006.7:从海洋自由论析格老秀斯国际法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比较法研究》(No.4);
5. 2007.5:《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国际技术转让制度,《中国国国际法年刊》(2005);
6.2007.6:论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特征及其价格的影响因素,《江淮论 坛》(No.3);
7. 2007.9:试论我国向外转让专利权制度的完善——兼论制定我国统一的《技术转让法》,《复旦学报》(No.5)(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复印资料转载);
8.2008.05:《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际技术转让的特点反思现行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论丛》,第14卷;
9.2008.12:《试论我国技术引进后续研发问题及其完善》,《知识产权》(No.6);
10.2009.7:知识产权制度引进与互动:WIPO与中国,《国际观察》(No.4);
11.2009.11: 对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目标和专利的本质及其制度使命的再认识——以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为视角,《知识产权》(No.5);
12.2010.10:TRIPS协议规则下政府可以享有的知识产权立法选择——兼论以促进技术转让为重点,《重庆理工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2011年第3期转载)
13.2010.11:论国际环境友好技术转让法律制度完善的设想及我国的应对——以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出路为视角,《国际经济法学刊》(No.3)
14.2011.1:论清洁发展机制在环境友好技术转让方面的问题及其完善,《科技进步与对策》(No.2)(《新华文摘》转载论文摘要)
15.2011.10: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学家》(No.5)(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2012年第3期转载)
16. 2012.04:中国民用核能利用立法问题初探,《韩中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17. 2012.5:气候变化的法律思考及其应对措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18.2012.07: 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及其权利行使主体,《民俗研究》,第4期;
19.2012.09: 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研究》,第21卷;
20. 2013.05:论我国著作权法立法宗旨的修改,《同济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1.2014.03:气候正义与无害环境技术国际转让法律制度的困境及其完善,《学海》,2014年第2期。
22. 2014.03: 3D 打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电子知识产权》,2014.02,独著。
23. 2014.05: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下的知识产权问题,《电子知识产权》,2014.05,独著。
24. 2014.07:论条约的整体解释法,《当代法学》,2014.04,独著.
25. 2015.01: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可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东北亚法学》, 2015.01,独著。
26. 2015.03:《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与我国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复旦学报》(社科版),2015.02,独著。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2-2013,12FFX0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研究;
2.教育部(2012-2014,12YJA820049) ,清洁能源技术转移法律制度研究;
3.司法部(2013-2015,)中国民用核能立法研究;
4.上海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2014,2012BFX005),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研究:以促进私人部门积极参与为视角;
5.上海市科委研究项目(2009-2012,10692102800),科技成果流转法律制度与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之研究;
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项目(2009-2013,10ZS07) 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
7.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2007-2009,SS-07-A-11),专利技术转化促进政策研究。
当前研究
气候正义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研究。
主要课程
1. 2007/12-至今 本科生课程 – 国际(公)法,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管理、法律与科技文明
2. 2005/12-至今 硕士生课程 –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