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金融专硕知识点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金融学是近年来排名前五的热门专业之一,考研竞争十分的激烈,尤其是想要考知名院校的话难度就更加大。 同样金融硕士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抢手货”,很多考研党的报考热情依旧有增无减。因此,每个阶段的备考都需要我们充分地区准备。下面为大家介绍2018金融硕士考研备考知识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重要概念:
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总需求函数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潜在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货币中性(重要,在古典供给条件下,名义货币的增加将促使价格水平上升同一比例而实际利率和实际产出不变,将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实际产量无一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称为货币中性)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计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总供给曲线)
(2)其他知识点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共有三种方式:
一、简单收入决定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
二、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S(y)=i(r); M/P=L1(y)+L2(r) ;把y和r当成未知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作参数来对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则所得的y的解式一般包含P这一变量;
三、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在IS-LM模型中,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考虑价格水平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即可。)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99年,01年国经,世经,重要,掌握形状,以及推导过程,用图形转换的办法得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原因(重要,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教材中这一节全部掌握)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效应(教材中这一节全部掌握)短期总供给模型存在四个方程和长期总供给模型的四个方程的对比。
如果同学们想了解历年分数线的变化,可参考《历年十三大考研门类国家线数据图解》,
国家线已经发布,及时查询各门类分数线,关注分数线变化情况,了解分数线走向趋势及变化解读,了解分数线背后的各个院校的真实录取分数,敬请关注:
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查询(全)
小编整理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回复“真题”即可获得,说不定还能找到一起上自习的研友哦!
2018考研分数查询及历年分数线
分数查询
34所自主划线院校分数查询
国家线查询
全国各院校成绩查询及复试调剂注意事项汇总
还有翻身希望的你决不能忽视考研国家线
历年考研分数线
近8年(2010-2017)年考研国家分数线
34所自命题院校分数线查询
历年国家线变化解读
2018考研各门类国家线汇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