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史纲重点之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
史纲部分是考研政治中最需要重点记忆的一大模块,根据2018考研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点内容, 跨考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史纲部分每一章节的一些重点知识,掌握了这些,过线没问题!1、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1)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①首先,要不要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在《劝学篇》反复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不可变)
②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a.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b.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
c.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d.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为: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②维新派的局限性。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小编说:时间从来都是很快的流逝,尤其是对于忙碌的人,今天的你如果感觉天黑来的很快,那么请庆幸你的忙碌,这样的忙碌带来不仅是成绩的提升,还同时在提升你的个人能力,让你在将来比其他人更快的步入财务相对自由的状态,高学历不仅是成绩的印证,更是能力的代表!!最后时刻稳住,坚持,你就胜利了一大半!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2018考研真题预警
考前必知 心态调整很重要
重点关注
2018考研倒计时 坚持会让你笑道最后
历年考研真题
警惕!作弊已入刑,莫入歧途!
考研名师带着走 视频免费666
2019考研知识“全面解读”大作战
2019考研 择校问题全面解读
2019考研答疑解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