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4 11:04:51

2017考研时政热点:习近平“中东之行”的政治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伊始踏上了中东之旅,到访了沙特、埃及、伊朗等诸多中东国家。新年出访首选中东,不只是外交关系的延伸,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深远,本文从考研政治涉及的常考知识点出发,跟考生探讨磁性的政治意味。
首先,明确中东之行的政治背景。中东地区向来是世界政治动荡中心,有火药桶之称。在经历了战争,恐怖袭击,难民问题等一系列内忧外患的轮番攻击之后,中东各国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大调整,开始探索自主探索的变革道路。这一点与中国一直以来秉承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不谋而合,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双方都有着携手互助,共同发展的意愿。
其次,归纳习近平“中东之行”隐含的政治考点。第一,中东之行传播了“一路一带”的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计划,得到中东各国的支持。中国与沙特、埃及和伊朗分别签署了共建“一路一带”的谅解备忘录,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发挥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协同优势,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第二,习近平的中东之行突出了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两大传统文明的交流对话。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与伊斯兰的价值取向多有契合,这也成为合作交流的基础。通过和平融洽的对话有力的回击文明冲突的煽动者们,传播了和平、和谐、去极端、求真知的理念。同时,中国与中东各国都抵制宗教极端,反对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教派挂钩。第三,打造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中东之行,中国与沙特、埃及和伊朗各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让中国人感受到中东人民对于增进互信抱有强烈意愿,也使中国与中东各国的政治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执政期间提出了在外交上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与中东各国抓住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路一带”,落实四大行动计划,共同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既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日益成形,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也有助于也有利于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携手共进。
综上,对于此次习近平主席的中东之行,考生可以从上述描述中明确其中所涉及的政治考点,建议考生们平时多累积相关时政热点,多收听和收看主流媒体的发声,这对于增强政治敏锐度,提高考研政治的答题水平可谓有益良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时政热点:习近平“中东之行”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