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12-22 21:03:22

中公考研2018考研法律硕士-法制史白皮书: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以下是中公考研法学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公考研2018考研法律硕士-法制史白皮书: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四、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特点:
  1.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
  2.在内容上, 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
  3.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与不同,分别制定、颁行或起草了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4.清末修律是清代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 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历史意义(2014年非法)
  1.清末变法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已被抛弃,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中国传统的封建法制开始转变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显著特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制。
  2.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对后世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清末变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
  清末变法修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了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从而促进形成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法制观念。
  4.清末变法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中公考研2018考研法律硕士-法制史白皮书: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9考研全年集训营、乐学面授班、一对一协议班、名校保研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中公考研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与每年的大纲进行深入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 ,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本文为中公考研法学教研组老师整理,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公考研2018考研法律硕士-法制史白皮书:清末修律的特点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