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12-6 17:36:47

2018史纲核心考点预测——土地政策线索


2018考研学习交流3群 438424323

中公考研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试临近,众位考生们为了尽可能多的提高分数,都在争分夺秒的准备最后冲刺。这种关键时刻,你需要的除了稳定的心态,就是适应考场的做题技巧了,重难点内容要总结好。中公考研政治研究院老师们整理分享2018史纲核心考点预测——土地政策线索,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临近考试,同学们需要对各个学科的考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要立足真题,对一些跨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点都是跨章节、跨时间段的线索型知识,考试中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都会涉及,所以需要同学们重点把握。下面中公考研政治研究院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个史纲中重要的线索知识:土地政策。
  一、非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归国家;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土地。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生主义原来的“平均地权”后面加上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这些土地政策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都没有真正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二、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土地法》是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是内容中的“没收一切土地”侵犯了中农的利益。第二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改为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被称为是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农的态度是联合,富农是限制,地主是消灭;土地分配上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日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为了把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团结到抗日的队伍中来,所以中国共产党实施了调节各个抗日阶层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一方面地主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3、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由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过渡到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和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4、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建国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改为保存富农经济。三大改造时期,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将土地农民所有改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但是农户有承包权。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是改革是真正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大变革。
  以上就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学科涉及到的土地政策的线索。在考试中,如果是选择题,往往考的是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和其他阶级土地政策的对比。如果是分析题,往往考的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改变的原因。比如:为什么抗战时期要把原来的土地政策改为减租减息?考生要回答的是原因和背景,可以从主要矛盾、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的变动这几个角度回答。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8史纲核心考点预测——土地政策线索”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考前冲分营、VIP1对1、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史纲核心考点预测——土地政策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