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11-28 21:36:39

2018考研复试:注意不要刻意投其所好

2018考研学习交流3群 438424323

  考研复试主观性较强,所以综合面试的表现非常重要,中公考研结合多年指导学员考研复试的成功经验,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了一篇“2018考研复试:注意不要刻意投其所好”文章,为参加考研复试综合面试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准备工作,希望能对各位顺利通过复试提供帮助。
    一、失误案例
    莉莉(化名)考的是文学,在面试时,一位研究古代文学的老师让她谈谈对古代乐府诗的认识,但是莉莉其实并不擅长古代文学,对这一块的了解不够深入,但是一想如果自己坦诚说出自己对这一块的了解不够彻底可能会得不到高分,再想想这个老师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只要夸夸乐府诗歌就行了,于是硬着头皮回答了,回答中还说自己对乐府诗歌很感兴趣。本以为回答完这个问题就没有了,没想到那个老师对她的回答产生了兴趣,竟然让她背诵一首乐府诗,并分析下这首诗的亮点。这下莉莉傻眼了,因为她从来没能完整地背诵过一首乐府诗。
    二、失误分析
    很多考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会刻意去投其所好,会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为了被喜欢和接受;为减缓群体压力。
    面试本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导师更多的肯定,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难免会有意无意地迎合老师,这是人之常情。但就像莉莉这种情况,虽然能勉强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是却不能招架老师的下一个攻击,也证明了“迎合”这个策略并非上上策。因此建议大家在面试的时候,不要用一些自作聪明的招式以期蒙混过关,毕竟老师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非常了解,只需要多问几个问题就能看出来,基本能判断出哪些学生是真正做了功课的,哪些只是现场胡诌的,另外,诚实度考验,也是许多老师挑选学生时的考查重点。
    三、复试建议
    大家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揣摩老师的意图而去刻意迎合老师的心理,也不要去想什么标准答案,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因为回答的过程有时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当然,也不要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下面为大家提一些小建议:
    1、一定要提前了解报考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且要自己吸收消化并形成自己的知识内容,建立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等到老师提问时以背诵式的回答或曲意迎合。
    2、一些老师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偏向专业的,比如问你的毕业论文,还有一些老师对当下热门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感兴趣,这些在复试前要想好话述。
    3、还有同学们如果要对每一块都深入地了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回答,而不要弄虚作假,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毕竟在所有的环境和变化中,我们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自己。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8考研复试:注意不要刻意投其所好”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考前冲分营、考前特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复试:注意不要刻意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