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医综合考研必备知识点:水肿机制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西医综合考研必备知识点:水肿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水肿
定义: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其中水肿液积聚在体腔内,又称为积水。
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2.机体内外液体减缓平衡失调: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缺氧
定义: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而导致其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类型
1.低张性缺氧:由于氧进入血液不足,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供应组织的氧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原因机制: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改变,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Hb释放氧障碍,引起的组织缺氧,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原因机制: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
3.循环性缺氧: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原因机制: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
4.组织性缺氧: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生物氧化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引起缺氧。
原因机制: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维生素缺乏
西医综合考研复习在暑期可以多看看历年的考研真题,考研真题中频繁出现的知识点很有可能也是今年考察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