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9-8 16:31:15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


2018翻译硕士考研交流群 348327375

  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了“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仅供您参考。
  考北外高翻的都知道专业课才是重点,进复试各科都有一定要求,且以专业课总分排名,所以一定要把专业课学好。我去年暑假前都在准备二笔,看了不少也练了不少译界权 威书籍,从暑假开始更是加强练习,每天至少两篇。
  七月练英译汉,八月汉译英。想强调一点,翻译练习务必动笔写下,不能总抱着欣赏译文的态度来学翻译,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当时都是先读原文再翻译,之后对照译文找出差距,看看自己是措辞不当还是理解不到位,一些好的表达就记下来。
  我个人备有四个翻译练习本,两个已完全写满,笔记就写在自己的译文下方,还有一些练习心得,不时拿出来翻翻。一定要记住结合相关教材来练习,不是拿起材料就翻,而且一定要有参考译文,最好是名家的译文。考MTI一定要研究往年真题,洞悉命题风格,针对性练习。我当时就是先做真题再总结命题风格,进行一下真题预测,然后加强同风格文章的练习。当然也不能拘于一隅,可以适当练练不同风格,比如散文、小品文等。过于专业性的文章(科技翻译、医学翻译)有志于北外的就不必考虑了。
  我暑假每天上下午各花两个(至少)小时练习翻译,晚上看一些翻译理论书籍。十月份后每天一篇散文、一篇小品文(很短),然后读读政府报告的译文、背背短语。到十二月就没怎么练笔了,只是读读译文,每周翻四到五篇小段落。MTI短语翻译占30分,要想此门专业课得高分那么第一项的短语翻译一定不能失分太多。我当时每天早上背短语翻译,有自己从Chinadaily和平时阅读中见到的新词新语,后来背Chinadaily的新词总结,大概112页,从A-Z,比单词好背。建议大家关注时事新闻,积累流行的网络新语,做个有心人。
  考前一周我每天都进行一套真题模拟练习,以把握好考试时间。
  我用到的书有:
  二笔三笔教材及练习册、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版(李长栓)、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中式英语之鉴(John Pinkham)、高级汉英语篇翻译.修订版(居祖纯)、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笔译实务测试高分突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散文佳作108篇、经济学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汪海涛、邱政政)、Chinadaily新词新语、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2版、跨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第2版、热词新语翻译谭三(陈德彰)、专八翻译150篇。
  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
  之前一直很担心百科,北外的百科真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也没有参考书目,只能看以往的经验帖来选择书目。
  第一部分百科知识50分,共25个名词解释,不会太过专业化,多偏向文学、历史、地理、政经。每个解释最好写两行以上,一行的最多一分。我当时拿到试卷就没停过笔,像政治一样,满满的都是汉字,写得手都酸了,也根本没时间检查。
  第二部分是应用文写作,这部分不必花太多时间,注意以下格式和措辞、文风即可。
  第三部分大作文,北外的一般是命题作文,偏向议论文,阐述哲理。文章要有文采、逻辑清晰、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最好也不要超过900字。我是从暑假开始准备百科与写作的。暑假每天看百科书籍和公文写作,现在觉得公文根本没必要花那么多功夫。我自己备了一个笔记本积累百科词条,写了一半,400多条,都是高频考点,今年就有好些都是我积累过、背诵过的。暑假每天都积累,都是百度百科上摘抄重点。当时每天早晚都背百科词条和短语翻译,背了五六遍。后来也在网上下了些金融术语和中外文化,不过还是自己的笔记最管用。
  我的建议是:词条不必背得一字不差,但是要能写出要点,而且要联系材料。百科的书看了只能说有印象,能扯一点相关的,但最好要自己积累的,打印的也行,不一定要背,但一定要熟到能写出要点。应用文40分,我暑假看了一本很厚的书,也练了一些,不过到12月全忘了,还得依靠自己打印的一些材料来练习,感觉暑假都白花时间了,好桑心。大作文占60分,类似高考 作文,举举例子、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
  我从暑假开始每周都会写两篇文章,先写北外真题,再找其他学校风格类似的题目写,写完自己修改打分,后来让同学给我评析,多方听取建议下次改进。百科我从暑假到考前一直都未间断,和翻译一样,考前一周我写了三篇大作文,让同学给我打分。十二月中旬后我着重看了自己打印的应用文写作资料,结果碰到的正好是自己暑假读过、考前模拟过、又一直比较关注的新闻文体。
  我用到的书有: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化读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人文常识,世界历史速读,西方文化概论,百科知识,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特别适合考北外的孩纸),应用文写作(夏晓鸣),1980-1984年散文选,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不建议买,即贵又无用,还有些错误),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版),跨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解析与习题详解第2版。
  北外的德语最难,参考书目就有三套,题型包括单选、完型、阅读、翻译。最难的部分莫过于汉译德了。如果仅靠学校里学的来应付德语肯定是不行的。
  我二外是德语,所以重点讲讲自己的德语复习方法。暑假前小试身手,尝试了一下北外的德语真题,顿时信心大大受挫,随即疯狂投入德语学习之中。我有个习惯,每次学校德语考试前都会把以前学的所有知识都温习一遍,语法温习两遍以上,所以暑假前德语基础还是不错的,难点在于单词。暑假期间我每天早上背《大学德语四级词汇》,背《德语300小时》上的课文,还愣是把四级词汇书上的例句抄到笔记本上,晚上睡前再用手机看看词汇和短语(没办法,只能来硬的了)。一本词汇书就这样被我翻了十多遍,好歹还是记住了不少单词,完型、阅读和德译汉都能看懂了。
  事实证明:重复是成功之母!暑假两个月我每天花四五个小时在德语上,早上背,上午学习《德语300小时》,下午抄例句,晚上再背单词。后来《德语300小时》看完了就看《德语速成》,不过就看了20课,还翻了翻新求精初中级(同济大学出版的,比较难)。九月份开始回归课本,我们学校用的是《大学德语》(高教社的),重点看了前两册,附带看了第三册,第四册没翻过。
  很多学校二外都指定《新编大学德语》为参考书目,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再去重学一套异曲同工的课本,高教社的前两册基本囊括了德语所有语法,特别是2、3册课文很好,难度接近北外的德语阅读。《德语300小时》上的练习我都写完了,《速成》看过的也写了,课本1、2册上的语法复习了四遍,习题、课文均三遍,第三册前面四课都是三遍,后面的看了语法和课文。
  300小时上的课文都背下来了,后面的语法也重点看了一下,另外还看了一点《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周抗美),中间有部分讲功能动词的一定要看,每年至少一题。汉译德注意语法正确,基本达意即可。我当时都是练习北外德语真题上的翻译,自己做然后向德语老师请教,受益匪浅。德语一定要每天都复习,不然学的全忘了,到考前我都一直在温习单词和语法。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秋季集训营、一对一课程、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