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总成绩第三考研经验
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总成绩第三考研经验”,仅供您参考。
作者简历:09级中西医临床 13年5月下旬开始复习中医 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学
初试成绩排名第一 复试成绩排名第三
虽然这篇日志很长,还是建议你静下心来把它看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个有思想和知道自己在干嘛的人,成功对他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下内容均为自己个人的认识,并不代表适合每一个人,只是希望当你看到这篇日志的时候能有所想、能有所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复习节奏,你就成功一半了,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我当时就告诉自己要么不考要考就考最 好的学校,报最 好的专业。但制定目标一定要合理,总有些孩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给自己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坚信只要我努力的做到了,我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孩子来说,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就是这么一个信念支撑的自己走完的这一年),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不要盲目的去复习,今天高兴了看这个,明天高兴了看那个,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什么也没看会。给自己指定一个计划,不用太详细具体到科目就行。最合理的复习方法就是每天都在重复相似的工作,记住第二天一定要把前一天看过的内容回顾一遍,这点很重要。),在考研这段心路历程上目标和信念是动力,计划是支撑你去实现梦想的途径。
中医综合
虽然我是从五月末才真正开始复习中医的,之前复习的一直是西医,但是之前有不错的中医基础,但还是复习的比较紧张,我就大致把我的复习思路跟你们分享一下吧!(这篇日志的大体内容很早就写完了,我觉得这么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时间上就不做改动了。因为复习比较晚,所以时间比较紧张,基本上平均每天都在12小时左右)
教材用七版的就行,虽然考试大纲保留了很多五版书上的内容,可以负责任的说,关于超过七版书内容的那部分的大纲要求,可以忽略不看,尤其是中基和中诊,2008年改革以后这部内容在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就不涉及了。
第一阶段:3-4(两个月)
中基:通篇阅读,重在理解,不要求背诵。
中药:推荐一本书《临床中药学》,建议这一阶段用这一本,这是一本讲稿,就相当于让你再学一遍中药,书写的特别好,浅显易懂,而且很有趣,重要的是写书的人是七版教材的副主编。(这本书我大二就买了,以前也粗略的看过几遍,在看课本之前,我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能给你复习指明一个方向,此外还能让你学点除了考试以外的东西。)
第二阶段:5-8(四个月)
这一阶段的复习需要结合真题,关于真题大致分三类:按知识点排版《傲视宝典》;按章节排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按年份排版《中医综合历年真题避错与拓展》。推荐按章节排版的,因为240这本书解析非常的扯,所以书可以买,也可复印或者去图书馆借。这一阶段做真题的目的就是明确“考什么、是怎么考的”,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做做笔记,整理整理考点(最 好是写些东西,作为最后冲刺时的自己的资料,如果你是单纯的抄书就算了。我自认为自己的整理的笔记还是不错的,但是想要看懂写的内容和发现它的价值确实需要结合课本和真题去看,需要你们复习到一定的程度。我的一个同学我俩都是用的我的笔记,她也考400多。)
中基:这是第二遍看了,这一遍结合大纲,只看大纲要求的,每看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比如阴阳,做相应的真题,然后结合真题,整理自己的笔记。
中药:这一遍开始看教材,结合大纲,背诵要求掌握的。按章节复习,按章节做题。尽量比较记忆。比如:麻黄、香薷、浮萍。相同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不同作用依次为:宣肺平喘;化湿和中;透疹。中药的背诵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重复,一直到考试。
中诊:关于中诊这一部分的复习可以不用看教材,教材写的比较乱,而且知识点有比较多、碎。傲视宝典这部书编的还是不错的。可以按照那个复习。建议先从大块知识点看,比如先看:舌诊、脉诊、脏腑辨证这一块,然后再看挑着看其他的。背诵的时候也是这样,先背这些知识点。做真题的时候,还是建议按大知识点或章节做题,学会总结。
方剂:这一遍重在理解,尽量看的仔细,能看懂多少是多少。平时,背背方歌,可以一天3-4个。
第三阶段:9-10(两个月)
方剂:这一遍按章节复习,看完整个章节后再做真题,然后思考每个方考查的重点,比较每个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记忆背诵方中特殊药的作用。方歌的背诵也不能间断。
中内:建议一天复习两个病,每看完一个病,就直接做相应的真题,思考考查的方向和内容,重点记忆那些重复考查的病、证型、方。
针灸: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前半部分,即针灸理论和针灸技术。最为重要的是穴位的定位。建议把经络循行的经文背背,虽然考试不涉及。
以上阶段大致也是按照复习进度进行的。对于阶段的进行可以有重叠,时间上也可以根据自己调整。基本上是我的复习计划的“拉伸版”。重要的是前期阶段的复习,如果这个时候基础做的好了,就决定以后能否在中综上拿高分。
这将会是一个很枯燥的学习过程,只要你坚持的做了,而且用心的去做了,不要在意别人的复习进度怎么样,你要关注的永远是你自己,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去复习。
第四阶段:11-1(两个多月)
《傲视宝典》可以从头到尾过一遍。一方面是巩固以前复习的,另一方面查缺没有复习到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成套的做真题了。
把我后期按年份做真题的计划列出来。(具体的可能记不太清了,只是个大致)
最初打算是,三天做两套真题,中间因为听课或者图书馆闭馆,所以时间上会有些变动。我是和我们班同学(一个女生,也考了400多),我俩一块做的,每次去图书馆做,做完对答案,互相交流和讲解一下,对于不会的题回去找书,同时会讨论上次做的真题。建议做真题的时候尽量找一个伴,这样可以互相监督。真题要有计划和目的的去做,最 好做之前像考试似的,复习一下不牢固的知识点。
关于真题说几点:
1、不用买专门的书去复印社复印一份就行,光要真题就行,大部分书提供的答案并不是教育部给的答案,而是编书人自己给的答案,因为大纲10份左右才出,才提供上一年的答案,而大部分这个时候这样的书早已经发行了。所以对于任何有歧义的题目以七版教材为准,不用过份的纠结于题本身,要关注题背后的知识点。牢记:知识点大于题。
2、正确客观的对待分数,正常情况一般在成套做真题的时候真题至少已经做过一遍了,做对了不代表你真正的会了,做题不是目的,成套做真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调动知识的能力,发现不会的,不懂得知识,查缺补漏。
3、对于2007年以前的真题,不用太在意答案,因为它参考的是五版的教材,七版在中药、方剂、中内这块还是和五版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以七版教材为准。但是2000以前的中基和中诊这块的真题还是不错的,重点看这部分。
最后给几点建议:
1、 对于任何各类考研群,适当的关注就行。目前我没发现任何一个天天在那上面冒泡的,还能考好的孩子。再说了,这类考研群,聊天的内容废话远远大约真实有用的内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打算报那个学校的医院你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这么一个学长外加上一个能给你提供最 新资讯的研友,有这俩个人陪你考研就够了,用不着那么一群人。
2、 正确的看待初试。初试的作用有多大,看你报的学校了。以前在咱们学校过了国家线就能上,现在也学着自己划线了,而且复试的成绩也成了另一道坎,今年就有不少因为复试没过而被刷下来的。在一些好的学校,初试和复试的比重一样,所以复试就成了屌丝逆 袭的转折点了。考研并不仅仅只要你光关心学习就没事了,如何报学校、医院,有时候比你拼命的学更重要。还是那句话,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3、 最后送你们一句话:当你觉得自己复习好的时候告诉自己,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考研贵在坚持;当你觉得自己考不上的时候,看看那些比你复习的更差的同学,假设他能考上,在心里告诉自己,就这样的都能考上,我为什么考不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