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22 13:41:49

MPAcc高分学姐考研初试及复试详细经验贴

2018考研复习进行中,回想起自己在暑假复习考研时的焦灼,学姐希望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缓解现在一些备受困扰同学的心态。
        ►第一部分 初试
    鉴于写用什么书的经验帖太多了,这里我就主要说下自己的复习感受好了。每个科目分三点说,①是17考研分析,②是学习建议,③是考试建议。
    1、数学:
    ①考试错了2题,一出考场就知道为什么错了,很难过。考试内容非常基础,就是小陷阱比较多,我避开了所有陷阱,但是掉进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比如那个测铁球体积的题,我竟然以为铁球可以浮起来QAQ)。
    ②联考数学基本上都是初中难度的数学,说真的,以17考研的难度来说,就算你什么都没复习,你考的也不会差。所以自己复习的时候要安排好适当的科目学习时间,学习不要拘泥于某一题本身,要发散思维,举一反三,错题要反馈到到底是哪个知识点出了问题,这样收获应该会更大一点。
    ③考场上要细心,一般只有一遍的做题时间,要保证一次做对,检查是基本上没时间的。一般要保证1小时内做完所有题,不会做的可以先跳,但要注意跳的数量,跳太多心态会崩的。平时要多做考场模拟,但我还是要强调,不要拘泥于某一次模拟考得了多少分,你一定要看自己每次考试是哪个知识点出问题了。
      2、逻辑:
    ①考试错了3题,只有1题我是觉得我错的无话可说,整体考试难度还是比较基础的,需要细心。
    ②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说了三遍了哈)这是不做错题的关键。因为一些技巧会增加你额外的记忆负担,而且有些技巧不是100%必对的,而是根据经验有70%的概率是对的。当然这也不是让你不学技巧,技巧重点在"巧",这是需要扎实的基础来辅助的。
    ③考试做题我建议先做形式和论证,后做推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推理题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推出来,你这题没推出来很影响后面的心情。而形式和论证基本上都是一遍过不需要检查的那种,所以先做完形式和论证可以让你在后面分配给推理的时间上,至少做到心里有数,不会害怕这题推很久会影响后面的做题进度。
      3、写作:
    ①联考我得了171分,根据推算,写作65分得了48分,以广东的改卷来说,发挥中规中矩吧,和同档次的考生来说分数接近。
    ②平时学习要有一个小时写完1300字两篇文章的能力,当然这没要求你一开始就有这种能力,这需要循序渐进。论证有效性分析先学习找漏洞,然后开始段落写作,最后才是做到全文通顺美观。论说文先学习列框架,然后写成文,最后是活用素材润色文章。
    ③考试就是1个小时要写完,平时一定要多练习,最好用那种标准的格子纸练。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用的框架肯定是你平时精心挑选的框架,论说文考试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你平时润好色的段落再次套用,所以平时的积累至关重要。平时可以通过话题来分类素材,写好段落,我建议大家从好的文章里面摘取素材和佳句,这样可以做到活学活用。还有平时一定要多写,就算你在懒,每种文章类型的练习也最好各自不要少于20篇。练习完不要丢到一边不管,要和范文作分析和对比,这样才会有进步。
      4、英语:
    ①我得了85分,扣分是完型扣2分,阅读扣2分,写作和翻译扣11分。17考研试卷真的出的很奇怪,套路和往年都不太一样,阅读基本上都是段落概括题,你看得懂文章基本上就不会做错的那种。
    ②平时复习大家通常都会分板块来复习,分别是词汇、长难句、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作文。很多同学在词汇和长难句上纠结太长时间了,总觉得这两项没做完就进行不了下一项,而我想说的是,你很可能是抱着害怕阅读错太多的心态而不敢进行下一项的。实际上,词汇永远都背不完,语法学完也没有那么快,你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勇敢的拿起阅读,硬着头皮也要做完。
    ★关于做真题:这都到7月份了,你还不做真题是想干啥?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就不要抱着英语一的题再啃了,英语二真的没有那么难。暑期你至少要把英语二10-13的题做烂,特别是阅读,你要去翻译,在真题中学习词汇和长难句,分析选项,这样一套下来会很有收获的。我当初就是没没剩什么时间给真题,囫囵吞枣、虎头蛇尾的,造成了考前焦虑。
    ★关于作文:我是听某"厨师"学校道……长的网课的,他会给你背几十篇作文。我的建议是,你要花集中的时间去看网课,然后再集中的花一个月去背,然后逐渐默写、仿写。做出自己的几套灵活的模板,然后不断的套用和润色。
    ★关于完型、新题型和翻译:这些可以后期再来准备,比如10月份之后,而且准备也不用太认真,因为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来锻炼。完型靠语感和熟悉搭配。新题型不太需要读的很懂,你需要一点点小技巧将段落匹配到选项就行了。
    ★最后再说一下阅读的学习:阅读抓住真题,真题为王。你要去翻译阅读,在真题阅读中学习词汇和长难句,分析选项,这比单纯的背单词和学长难句更有收获。如果最后时间来不及了当然,可以省略翻译这一步骤,但其他的还是要保持。
    ③考试的话,英语3个小时,基本上不会时间不够,做题的顺序先后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我是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作文,17考研难度的话,时间富余了很多,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点。唯一要说的是,不要忘记了留时间涂答题卡,这是对所有考试都适用的。我考试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就忘记了涂,然后和老师抢卷子,最后判了0分。
                  

kysix 发表于 2017-8-22 13:53:18

    ►第二部分 复试
    关于复试,暨南大学是初复试各占50%。复试总分260分(专业课笔试100分,政治笔试60分,面试100分),最后计分=初试×50%+复试×1、15×50%。关于复试内容是什么,复试流程是什么我看到别的帖有说,你们在论坛里找一找看。我就说一些不重复的,主要是注意事项之类的,这些都是亲身感受。
      1、笔试专业课:基础为王,全面复习。
    会计和财管各占50分。会计纯属于基础会计,没有难题。财管就是一般的财管,也不会太难。内容都挺全的,复习笔试的时候不要去钻难题。参考书我建议:会计随意,财管选择暨大的财管书,似乎里面有原题。笔试会比面试分差大一些的,所以笔试是重点准备科目。
      2、笔试政治:分差较大,不能忽视。
    给了一本参考书,书里面有8章,每章有3道思考题。考试是3题,每题20分。形式是3选2,2选1,就是从5章里面各选了一题,然后要你自己选3题来回答,没有为难大家。我的得分偏下,41分,这和我没怎么背有很大关系,分数区间是30几-50几,这可比面试和专业课笔试差距大多了。
      3、面试专业课:运气成分较大,书上的每一章基本原理都要懂。
    桌上有三堆纸,会计、财管、审计三选一,选审计的如果答对了老师会默认给你多加分,因为基本上没有人选审计的。我选的会计,根据大家的反馈来看,题目覆盖面很广,建议参考书是暨南大学的《中级财务会计》,这本书的编写范围和CPA会计差不多,面试的范围也是差不多。但是,虽然范围差不多,难度却不会很大,都是基础的概念性问题,所以我建议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来作为主要的复习参考书用处会更大一些。比如我抽到的题是:什么是关联方?什么是关联方交易?哪些构成关联方?哪些不构成关联方?哪些构成关联方交易?如何披露?一张纸上一串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里面找到。同时一些很难的章节,你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性概念问题就行了,怎么算合并报表之类的计算问题不会问你。
      4、面试英语:话题要先准备,可能会有惊喜。
    很惭愧,考前自己猜到了自己被问的问题,但没有准备。老师问我,你研究生期间有什么规划?我说到一半大脑空白了……话题的范围话,和网上那些卖复试资料提供的差不多,大部分人都是问的那些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MPAcc高分学姐考研初试及复试详细经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