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4 10:42:37

考研政治:理论预测模拟答案分析(四)

  一、选择题Ⅰ
  1. D【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物质的运动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此外,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题目中的掌故生动地说明了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本质特点。“仁者心动”中“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心即精神,这里把物质的运动理解为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2. D【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3.B【解析】自由王国是指人类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充分认识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规律,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主人的状态。真正的自由王国仅仅是指高级共产主义及以后的社会形态。
  4.A【解析】 纸币的流通规律要求纸币的发行量要与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货币量相适应。“相适应”是指纸币的购买力要与它所代表的货币的购买力相一致。当纸币的流通规律得不到满足时,必然会引起购买力的变化,也是纸币本身的贬值或升值。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过旺时,一般会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则会出现通货紧缩。当通货紧缩发生时,纸币会相对升值,其购买力增强。但现实中的物价上涨并非惟一取决于货币发行量过多,而是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物价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
  5. C【解析】 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依次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的阶段,资本家在市场上用货币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准备条件;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产品,生产剩余价值;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出售商品,取得比它预付资本更多的货币,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的职能形式不同。购买阶段采取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阶段采取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售卖阶段采取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 A【解析】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是推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和土地等。其中资本市场是建立要素市场的核心内容。当前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任务和方向。第一,要重点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第二,加强市场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和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的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第三,要深化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7. B【解析】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到2000年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提出55周年,所以考了这道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题目。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中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消灭三座大山之一,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备选项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考点早在1998年辨析题中已考查过。备选项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C.项“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以及D项“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备选项A、C、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8. B【解析】 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和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从1953年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9.C【解析】 1945年7月,黄炎培在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中提到一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如何跳出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希望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毛泽东明确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窒息。
  10. B【解析】选项A是指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不仅要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而社会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所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所以答案是B
  11. D【解析】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12. A【解析】 十七大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表明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13. C【解析】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但是,相对而言,科学发展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14. B15. D16. C 【解析】 时事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理论预测模拟答案分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