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4 10:42:20

2013年思修政治试题密押之(二)——安晓波

  客观题预测之一:理想、信念(结合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客观题预测之二:传统道德观念(结合古文)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有优良的传统。主要包括:(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一种高层次的需求。(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客观题预测之三:宪法
          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l)宪法的特征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特点: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第二,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2)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原则。第二,人民主权原则。第三,公民权利原则。第四,法治原则。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五,民主集中制原则。(3)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劳动和受教育
          客观题预测之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3)公平正义观念(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4)权力义务观念(两者的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客观题预测之五: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二者联系: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与利益的体现,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度的社会规范;
          二者的区别:从调节领域来看,道德既涉及人的观念和意识心态层面的问题,又涉及人们行为层面,调节领域相对广泛;法律涉及的则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涉及范围较为具体。从调节方式看,思想道德主要是依据说服力和劝导力、社会舆论以及风俗习惯和人们的信念起作用;法律则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从调节目标来看,思想道德着重对人们的内心世界提出善良与高尚的要求,法律则着重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禁止与许可或允许的要求。

kysix 发表于 2016-7-14 11:22:16

          主观题预测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材料一: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同志科学高尚人生观的真实写照。雷锋同志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一以贯之,从不含糊。他说,“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新时代,雷锋精神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时代精神的凝结,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时代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任何一个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思想境界、追求和闪光点,都是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被烙上时代的印记。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曾对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满腔热情地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模范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热情参与学雷锋活动,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2012年3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
          ____ ____人民日报评论员: 弘扬雷锋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
          材料三:
          人心是向善的。不断涌现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农民张永楠,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那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使人不仅感动肺腑,而且精神为之一振,进而会悄悄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人民日报》仅7月6日这一天,就有烟台开发区“周江疆生命诠释‘高富帅’”、广西北流“八方爱心涌向英雄谢强华”、广东佛山“打工妹舍身救女童”、四川遂宁“激流中,他伸出生命的手”四篇报道,几位勇士中,既有14岁年轻的中学生,也有事业有成的“富二代”。他们为这个时代树立了一个个崭新而可亲的榜样!
          ____________人民日报:“正能量”多多益善
          (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雷锋精神” 和“正能量”?
          参考答案: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要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只有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点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市场经济自主性和自发性的缺陷和重利性弱点,因此,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住,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结合材料谈谈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与改善社会风尚的关系?
          参考答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方方面面,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kysix 发表于 2016-7-14 12:41:01

          主观题预测之二:爱国主义
          材料一:
          爱国是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当父母之邦受到挑衅,当神圣领土受到侵犯,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会义愤填膺,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会慷慨激昂,表达捍卫祖国的坚定决心,诉说追求和平正义的拳拳期待。这种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弥足珍贵,这种公民表达天经地义,我们应该理解尊重、备加呵护,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表达爱国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抗击侵犯的正义力量。
          爱国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智。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公民,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时,应该坚守文明法治的底线。只有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坚定、开放、自信与自强,才能更有效地凝聚起捍卫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强大力量,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尊重与支持。
          (1)请结合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参考答案: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爱国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2)请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主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时代价值?
          参考答案: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请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一个理性、忠诚的爱国者?
          参考答案:首先,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像模范那样,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其次,要促进民族团结与维护祖国统一。再次,要增强国防观念。最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kyone 发表于 2016-7-14 14:06:46

          主观题预测之三: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领人生
          材料一: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同志科学高尚人生观的真实写照。雷锋同志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一以贯之,从不含糊。他说,“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新时代,雷锋精神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时代精神的凝结,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时代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任何一个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思想境界、追求和闪光点,都是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被烙上时代的印记。
          材料二:“他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连日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罗阳的事迹,是优秀共产党人的缩影,是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们需要发扬罗阳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进取的追求,把学习罗阳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发奋进力量,勤勉工作、勇于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罗阳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1)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在要求? 参考答案:为人民服务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第二,为人民服务师社会主义实现行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第一,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公认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第二,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第三,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2)如何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参考答案: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第一,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人。第二,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思修政治试题密押之(二)——安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