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计划生育研究所简介
2018中西医考研交流群563864118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中科技大学计划生育研究所简介,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一、院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武汉医学院第一研究室。1979年3月17日,由卫生部批准成立武汉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
研究所也是原卫生部批准的我国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是妇产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成员单位;设有教育部生殖健康教学平台,卫生部批准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殖健康与不孕症”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有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所;是药理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成员单位;有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的湖北省男性不育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发改委批准的湖北省避孕节育工程实验室,武汉市科技局批准的武汉市避孕节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还获批“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2015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避孕节育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研究所是我国第一批计划生育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还有妇产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殖调控研究(生育调节药物和药具的研究与开发),生殖生物学研究(精子发生、发育与成熟机制研究;卵子成熟与衰老的机制研究),生殖疾病研究(男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无创性诊断研究),生殖免疫学研究(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反复着床失败的免疫学病因和机制研究),生殖健康研究(老龄化人群生殖健康研究,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研究),干细胞研究(体外诱导成体干细胞为生殖细胞的研究)。
研究所现设有4个研究室(生殖药理室、生殖生物室、生殖免疫室和生殖流行病室)和1所具备正式运行全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夫精、供精人工授精、常规IVF、ICSI)的生殖医学中心。2005年建立的生殖医学中心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以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医院各科室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是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基地,承担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专业后期转化本科生的教学实习任务,为“生殖健康与不孕症”国家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提供医疗保障和研究平台,为计划生育、生殖医学科研提供实践窗口,为湖北省计划生育基层技术骨干培训提供临床见习基地。
研究所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双聘院士1名、教授6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3名。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担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Greg Barsh教授、沈士亮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Susan S. Suarez教授、美国罗瑟琳达-富兰克林医科大学Joannne Kwak-Kim教授和耶鲁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和生殖科学系Gil Mor教授为客座教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在读研究生40余名。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医院生殖中心、妇产科、泌外科以及科研机构等。
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自2000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共80余项,获经费4332万元,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3项;“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6项。研究所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1部,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 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收录百余篇。
研究所一直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曾是我国第一批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的核心资助单位,为生育调节研究的全球多中心合作点之一。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派出交流访问学者20余人。目前在编教师中85%有1年及以上出国研修经历;在国际学术性学会任职3人。此外,研究所还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始,每年有2名优秀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共有13名硕士生被分别派往美国(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1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人、蒙大拿大学1人),德国(海德堡大学3人、波恩大学2人、美因茨大学1人),比利时(根特大学2人),瑞士(巴塞尔大学2人)攻读博士学位;也培养了国际学生2名并获博士学位。近几年来,研究所每年定期邀请海外高层专家来访讲学;师生们也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或海报交流40余次。
研究所秉承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指导思想,热忱欢迎所有立志于生殖医学研究的莘莘学子报考。
二、报考说明
1.计划生育研究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学术学位。
2.计划生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计划生育研究所招收推免生比例约为50%。
4.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武汉医学院第一研究室。1979年3月17日,由卫生部批准成立武汉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
研究所也是原卫生部批准的我国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是妇产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成员单位;设有教育部生殖健康教学平台,卫生部批准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殖健康与不孕症”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有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所;是药理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成员单位;有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的湖北省男性不育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发改委批准的湖北省避孕节育工程实验室,武汉市科技局批准的武汉市避孕节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还获批“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2015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避孕节育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研究所是我国第一批计划生育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还有妇产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殖调控研究(生育调节药物和药具的研究与开发),生殖生物学研究(精子发生、发育与成熟机制研究;卵子成熟与衰老的机制研究),生殖疾病研究(男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无创性诊断研究),生殖免疫学研究(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反复着床失败的免疫学病因和机制研究),生殖健康研究(老龄化人群生殖健康研究,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研究),干细胞研究(体外诱导成体干细胞为生殖细胞的研究)。
研究所现设有4个研究室(生殖药理室、生殖生物室、生殖免疫室和生殖流行病室)和1所具备正式运行全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夫精、供精人工授精、常规IVF、ICSI)的生殖医学中心。2005年建立的生殖医学中心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以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医院各科室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是研究所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培养基地,承担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专业后期转化本科生的教学实习任务,为“生殖健康与不孕症”国家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提供医疗保障和研究平台,为计划生育、生殖医学科研提供实践窗口,为湖北省计划生育基层技术骨干培训提供临床见习基地。
研究所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双聘院士1名、教授6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13名。中国科学院刘以训院士担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Greg Barsh教授、沈士亮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Susan S. Suarez教授、美国罗瑟琳达-富兰克林医科大学Joannne Kwak-Kim教授和耶鲁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和生殖科学系Gil Mor教授为客座教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在读研究生40余名。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医院生殖中心、妇产科、泌外科以及科研机构等。
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自2000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共80余项,获经费4332万元,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3项;“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6项。研究所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1部,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 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收录百余篇。
研究所一直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曾是我国第一批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的核心资助单位,为生育调节研究的全球多中心合作点之一。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派出交流访问学者20余人。目前在编教师中85%有1年及以上出国研修经历;在国际学术性学会任职3人。此外,研究所还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始,每年有2名优秀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共有13名硕士生被分别派往美国(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1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人、蒙大拿大学1人),德国(海德堡大学3人、波恩大学2人、美因茨大学1人),比利时(根特大学2人),瑞士(巴塞尔大学2人)攻读博士学位;也培养了国际学生2名并获博士学位。近几年来,研究所每年定期邀请海外高层专家来访讲学;师生们也积极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或海报交流40余次。
研究所秉承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坚持“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指导思想,热忱欢迎所有立志于生殖医学研究的莘莘学子报考。
二、报考说明
1.计划生育研究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学术学位。
2.计划生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计划生育研究所招收推免生比例约为50%。
4.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华中科技大学计划生育研究所简介”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相关推荐:
2018考研报考:中医综合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2018年中西医考研报考条件
2018医学考研复习计划指导
2018考研中医综合要克服5大难关
2018年医学考研高效复习要注意的10个细节
精华推荐:
西医综合的25个高频考点
解析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
20所医学院考研难度分析
医学门类院校排行榜
9年真题超精长难句汇总
英语阅读细节题解题秘籍
西医综合考研考试介绍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医学专业介绍及院校排名(汇总)
《马原》部分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一题及答案
西医综合考研复习日程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