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5:18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998年考研真题:语言学

考研历年真题是考研复习必不可少且重要的复习资料,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真题,不仅能够合理规划安排做题时间,还能够把握命题的动向,更好地抓住重点进行复习。随着汉语热度的升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越来越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下文,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练习历年的汉硕真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998年真题:语言学  
        一、举例说明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6分)
    1、
语系——从发生学角度对语言进行分类后得出的结果,它是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所归成的类别。语言的谱系分类依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世界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这样,同一语支的语言关系最近,共同点最多;语支不同而语族相同的语言,关系就比较疏远一些;语族不同而语系相同的语言,关系最为疏远,但是仍然有来源上和结构上的共同点。至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就毫无共同来源。例如,汉语和藏语同属汉藏语系。
    2、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把词的语法形式,即形态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归成类就成为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态、式、体、人称等。
    3、
语言的普遍特征——尽管语言有不同的类型,但各种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等也有共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称为语言的“普遍特征”。普遍特征反映了语言结构的一般原理。(从共性方面考察,各种语言的结构可以归为少数的类型,各种结构类型又有共同的特点。最一般的共同特点就是语言结构的设计原理,这跟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有直接联系。语言用声音作为物质的载体,它的几十个音位形成种种组合,去和意义相结合,构成语素。语素又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词、词组、句子。语言里面的音位,意义,音义结合的语素、词,各有自己的种种聚合,为进行组合提供选择的可能。整个语言就依靠各层单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运转。不同的语言结构类型具有同样的结构原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 语言的_分化_和__统一_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
    2. 分析语的特点主要用__词序___和__虚词_表达语法意义。
    3. 拼音文字可分为三种类型:音节字母文字,如日语;_辅音字母_,如阿拉伯语;_音素文字(音位字母文字),如拉丁语。
    4. 语言要素共时状态的两种形式(两种关系)是_组合关系__和_聚合关系__。
    三、简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是音位?它和音素有什么不同?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即从声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分析出来的,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同样一个音素,如果按其自然属性,对各种语言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它在各种语言里所起的作用可能很不一样。凡是处在对立关系中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必定分属于几个不同的音位;凡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就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2.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语言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我们的听觉可以感知的;语言符号的内容是意义(语义),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音义结合构成语言符号,成为现实现象的代表。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即不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而是由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由社会“约定俗成”,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一旦音义结合的关系确定,符号进入交际,表示某一特定的客观事物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关系的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考研历年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研究透彻,这样才能够了解各部分考察的比重以及分值,了解备考的要点之所在。预祝大家2015年考研成功,加油!
      1、关注【2015考研全程备考规划】,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考研复习。
      2、距离考研报名还有111天,关注【2015考研报考指南】,提前了解相关事宜。
      3、暑假在即,【暑期备考】让你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4、对于跨专业的考生,【“三跨”考研】为您全方位指点迷津。
      5、更要关注【2015考研时政大事记】理论结合实际,让复习更完备。
    获取更多2015年考研资料、辅导尽在新东方在线考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998年考研真题: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