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汉硕备考: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七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需要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不断充实和积累。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题,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题大家来巩固和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为进一步复习做好规划。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七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学理论、和 。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 的教学。
3、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 和科学性、(趣味性)
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 言语交际技能 构成的。
5、记忆分为 长时 记忆和 短时 记忆两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 教学法 两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一共6分)
1、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A、语法讲解 B、课堂教学 c、听说训练 D、教材编写
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 、潜能测试
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方法 B、目的 C、技巧 D、内容
4、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 )
A、口语中常用的 B、意思单一的
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 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
5.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
A、面部表情 B、服装打扮
c、体势语 D、手势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 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
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 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三、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第二语言
2、表达能力
3、负迁移——干扰(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常被称为“泛化”,也就是“过分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是“概括”的一个分类。有意义的学习事实也是“概括”。在人类学习中,“概括”用得十分广泛。例如:小孩子早期习得概念,把“马”称做“狗”,这就是“泛化”,直到看到了很多动物,掌握了“动物”这个词,才不会把所有的动物都放在狗类里。
4、语境练习
四、论述题(40分)
1、为什么许多汉语教材都是会话为基本形式(8分)
2、功能教学法的优点是什么?(8分)
3、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8分)
4、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8分)
5、考察语言测试质量的标准有哪些?(8分)
五、设计综合课教案(16分)
(教学对象 初级班 课时:50分钟)
(背景麦克从楼下拿上来一封信,这封信是玛丽前天刚寄出去的……)
玛丽,这不是你前天寄出去的信吗?
是啊,怎么又退回来了?是不是地址或者邮政编码没写对,
不是,通知单上说,邮票没贴够。
我放进去了几张照片,可能超重了.还欠多少邮票?
还需要再贴五块钱的.
我这儿正好有一张五块的,帮我贴上去吧
贴好了.投进下边的邮筒里去吧。
(他们等电梯……)
别等电梯了,我们走下去吧
我刚才就是走上来的。
辛苦你了!
哪里。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