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二十七)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问答题,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下面请看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二十七)
131、母语语言教学跟外语教学相比有哪些不同要求?
答:一是从初步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首先要打牢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一方面让学生从具备听说能力发展到具备读写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既巩固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又补充新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二是从稍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使具备了基础语言知识的人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一是使学生从具有认字看书能力发展到阅读欣赏的能力,从写字造句的能力发展到写作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把语言仅仅作为生活交际的工具发展为作为逻辑思维的工具,或者说通过提高语言的水平来发展思维的能力。三是从更高的要法语看,母语语言教学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也就是使具有自如运用母语知识和较高读写水平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现出高度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序,甚至包括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132、外语教学有哪些特点?
答:1)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就需要更多借助语言学知识的帮助。2)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交叉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既需要依赖母语的基础,也需要排除母语的干扰。3)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多元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因此学习中要发现特殊的客观现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133、“词典”可分哪两大类?
答:“词典”是解释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工具书。可分两大类:一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的知识,即所谓百科知识,这种词典就叫做知识词典或百科词典;另一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也就是词语的语言知识,这种词典就叫做语言词典或语文词典。前者如我国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后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英汉词典》。另外,也有的词典兼具以上两种词典的功能,如《辞海》就既有词语释义,又有百科知识。
134、试论是否所有的语言教学都需要或都用得上同样的一些语言知识?
答:不是,人们掌握或者学会一种语言,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获得”,一种是“学习”这两者很不相同。从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而语言学习则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来完成的。这两者需要的语言学知识当然就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指学习一种外语,特别是成人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这两者需要的语言学知识当然也不同。语言获得并没有太多“教”和“学”的问题,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不直接,也不需要太多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而“语言学习”才较多涉及“教”和“学”的问题,因此跟狭义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不直接,也不需要太多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而“语言学习”才较多涉及“教”和“学”的问题,这也就是狭义的语言教学,或者说语言教学指的主要是语言的“学习”,这其中需要更多的通常说的语言学知识。
13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答: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局面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如“鸟儿能飞。”、“别烦我!”。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部分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部分跟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