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八)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问答题,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下面请看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八)
36、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有哪些?
答:根据词的音节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汉语的词根据音节的数量一般分成单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三类。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看一个词由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中只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则是“合成词”。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是否相同。语音相同的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叫做“同形词”。从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以分成“常用语汇、非常用语汇”和“通用语汇、非通用语汇”等。
37、基本语汇的特点和主要类别有哪些?
答:特点是:一是产生的历史长,二是使用的范围广,三是构词能力强。汉语的基本语汇包括那些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如“天、地、人、火”等;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刀、车、船”等;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谁、吃”等;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年、月、南、上、下、我、父”等;此外很多虚词,如汉语“了、着、的、吗”等,也属于基本语汇。
38、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是什么关系?
答:首先,二者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通用语汇在全社会都普遍使用,而专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被一部分人使用;但是,二者之间也并非截然对立,一方面所有专业、行业中也都要使用通用语汇,另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术语或行业语也往往有可能转化为通用语汇。
39、常用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因为基本语汇根据的是词产生的历史、使用范围和构词能力,常用语汇只是根据词在一定语言中出现的频率。然而,这两个概念也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两者涵盖的范围差不多。换言之,一个词如果是最常用语汇,那也就一定有资格称为基本语汇,反之基本语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应该是最常用的语汇。
40、试论汉语的词为什么有双音节倾向,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有什么作用?
答:汉语的双音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和同音语素。现代汉语的音节,如果考虑到声调,大约有1300个左右。这些音节与语素的对应关系,从一音一素到一音二十素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其中一音一素的约占全部音节的25%。也就是说,有75%的音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同音语素。同音会产生歧义,也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双音节化就是社会自觉地对这种现象进行调整的结果。双音节化对汉语来说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减少同音词,如yi这个音节,文言有“一、医、衣、依”等,改成“医疗、衣服、依靠”等双音节词就不是同音词了;其次是将多义词的意义分化,如文言“道”有“道路、道理、道义、道学、道德”等许多意思,改成双音节词后,意义就分开了。这两项事实上为减少汉语的歧义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双音节化还有韵律的作用,如本来是“制/电影片”要变成“电影/制片”,使表达变得合乎韵律。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