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4:58

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六)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问答题,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请看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六)
   
      26、试举例说明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别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答: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这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如,汉语普通话的/
p /,如前所述,以“双唇”和/ t /相区别,以“闭塞”和/ m /相区别,以“不送气”和/
p'/相区别,但并不通过“清音”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和/ p /同部位的浊塞音音位。总括起来,汉语普通话/ p
/的区别特征是:双唇,闭塞,不送气。通过这三个区别特征,/ p /就可以与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系统中的所有音位区别开。英语里也有/ p
/音位,但英语辅音音位系统的内容不同于汉语普通话,英语/ p /周围的音位与汉语普通话/ p /周围的音位也不尽相同,所以二者的区别特征也就有所不同。英语的/
p /以“双唇”和/ t / / k /相区别,以“闭音”和/ m /相区别,以“清”和/ b
/相区别,但并不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英语里没有和/ p
/同部位的送气塞音音位。可见,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语音特征是由其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决定的,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则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
      27、如何理解归纳音位应遵循的三个原则,请举例说明?
    答:归纳音位首先应根据具体语言或方言中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对立原则”。如将汉语普通话的[
p ]、[ p' ]、[ m ]、[ f ]、[ t ]、[ t' ]、[ n ]、[ l
]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实际上就是依据的这一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把它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互补原则”。如汉语普通话[
A ]、[ A ]、[ a ]、[ B ]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A ]出现在[ i- ]、[ y- ]与[ -n ]之间,[ a ]出现在[
-i ]、[ -n ]之前,[ A]的出现环境是无韵尾,出现在[ -u ]、[-N ]之前,在正常情况下,出现[
A]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和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出现对立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它们就是/a/的四个条件变体。互补关系是归纳音位条件变体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除了要考虑它们是否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还要看它们在语音上是否相似,看它们的音质差异是否可以从各自出现的语音环境中得到解释。只有在不但互补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又差别不大的条件下,才可以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入同一个音位。如果语音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这是归纳音位的“语音相似原则”。比如
汉语普通适里的和[-N ]也是互补的,只出现在音节开头,[-N
]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但这两个辅音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只能让它们分属不同的音位,而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
      28、如何理解音素和音位的区别?
    答: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便可以看作不同的音素。音位则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这种划分只关注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有关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则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划分角度和关注焦点不同,功能方面的语音单位与音质方面的语音单位也就不会一一对应。因此若干音质略有不同的音素,只要彼此之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当作一个功能单位来使用。比如汉语普通话中的[
A ]、[ a ]、[ B
],它们都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同时,它们与其他元音的差别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从功能角度看,这些差别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并归在同一个/a/里。
      29、举例说明音节的划分要受语音的社会性的影响?
    答:音节的划分除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之外,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节结构,不同的音节结构会使音节划分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听到这样一串音,说英语的人会认为是paid(付清的),是一个音节,因为英语的音节结构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说汉语普通话的人会听成“配的”,是两个音节,因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不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
    30、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结构有什么明显区别?
    答: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结构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普通话虽然同英语一样,也具备V、C一V 、V 一C
、C一V一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如“衣”是V型,“比”是C一V型,“音”是V一C型,“民”、是C一V一C型,但是其中的辅音C都不能扩展,也就是说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音节中可以出现辅音群,如strays(走离)里有辅音群,ask(询问)里有辅音群,sprints(疾跑)里有和两个辅音群,普通话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一C只能是鼻音,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除了鼻音之外,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也都可以做闭音节的收尾辅音,如gate(大门)life(生命)。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能超过四个,英语的音节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如上面的sprints就是由七个成分构成的音节。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知识问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