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4:55

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4)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名词解释,知识在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请看语言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4)
   
    52、不自由语素:指能单独成词但不能单说,或者不能形成词的语素就是不自由语素,或者叫黏着语素。如“了”等。
    53、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是前置,或者总是后置。如“了”只能在一个组合形式后面,不可能在前面;词缀“老一”只能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如“老师”。
    54、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前置,也可后置。如“笔”可以构成“毛笔”“笔杆”。
    55、实义语素: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如“灯”。
    56、虚义语素:指一般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者更大的单位时,才能使词或者更大的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如“的(吃一吃的)”。
    57、虚词语素:没有实在意义的成词语素,如英语“WITH。”
    58、词根语素:有实在意义,既可直接形成名词、动词等实词,又可作为位置不固定的主干成分构成别的词的成词语素。如英语“BLUE”。
    59、构词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如英语“ANTIBODY”K R
“ANTI—”。词缀性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不如词根语素实在,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
    60、构形语素: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
    61、直接成词:就是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当这种成分没有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语素,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词。能够直接成词的语素必须是成词语素。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形成实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形成虚词。
    62、转化成词: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大致分“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情况。
    63、变性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成另一类词。比如一个成词语素本来表示动作行为,即语法功能上是动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不但形成动词,也可以形成名词。
    64、逆序成词:就是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而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相对词性发生变化的叫逆序成词。
    65、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即“复合词”。
    66、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67、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如“爸爸”。
    68、语法构词: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附加词尾而使词产生变化的一种语法现象,如英语的“一S(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这些语素附着在词的后面并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起某种语法作用,广义的语法构词还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