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汉硕考研:语言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2)
随着汉语的流行和普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热度也有所增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广大考生一定要努力复习。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语言学方面的名词解释,知识在与积累,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下面请看语言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2)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可从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个方面分析。
19、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0、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1、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2、音位的条件变体: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3、音位的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4、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
25、调位: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6、重位: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7、时位: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8、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
29、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他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
30、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31、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3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
3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的现象。
34、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志于汉硕的考生一定要用心努力的去学子,将来助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考研顺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