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
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三小时)考目代码:_______ 科目名称:_______汉语基础:_______满分:_______分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注意:①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②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汉语ban和pan中的b和p的国际音标分别是____和____,它们的区别特征是前者____,后者____。
英语bed和ped中的b和p的国际音标分别是____和____,它们的区别特征是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2、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分析成____和____两部分,再加上一个声调。
3、“剥皮”和“剥削”中的“剥”的拼音分别是____和____;“一蹴而就”中的“蹴”的拼音是____。
4、从造字法来看,“日”是____字,“三”是____字,“从”是____字,“洋”是____字。
5、“彷徨”属于____型绵词,“地震”属于____型复合式合成词,“请他来”属于____短语。
6、“白纸”中的“白”属于____词,“白跑一趟”中的“白”属于____词。
7、英语readers中,____是词根,_____是词缀,____是词尾。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1.这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宝贝。( )
2.他热心地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徒弟。( )
3.法院把他传去了。( )
4.这种材料可以传电。( )
5.他夺冠的消息传遍了全校。( )
三、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划一道线,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中(5分,每小题1分)
1.搬门弄斧( )2.龙盘虎据( )3.挑拔事非( )4.不可思义( )
5.记忆尤新( )
将本题5个词语写在答题纸上,再按要求作答!
四、辨析下列词语在意义和用法上的不同(每题4分,共12分)
1.“刚刚”和“刚才”
2.“巴不得”和“恨不得”
3.“咱们”和“我们”
五、对下列词组作层次分析,如有歧义,要作不同的分析(每题5分,共10分)
1.三个新闻机构的记者
2.喜欢讲故事的老师
六、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定位语素
2.兼语词组
七、分析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按照发音方法,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哪几个大类?
2.“椅子”、“鱼子”这两个词中的“子”都是词缀吗,为什么?
3.从比较的角度谈表意体系的汉字与表音文字的本质区别。
八、将下面这段文方翻译成汉语(10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再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九、写作。(60分)
请以《语言的魅力》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A卷)(三小时)
考目代码:_______ 科目名称:_______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满分:_______分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注意:①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②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被严羽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的诗作是:
A.李白《登金陵凤凰台》;B.杜甫《登高》;
C.崔颢《黄鹤楼》;D.杜甫《春望》
2.被伏尔泰改编成五幕剧,后又被改编成京剧、话剧,2010年被陈凯歌改编成电影的元杂剧是:
A.《赵氏孤儿》;B.《梧桐雨》;C.《汉宫秋》;D.《柳毅传书》
3.农历正月十五有多种名称,以下答案错误的是_____。
A.灯节;B.年节;C.元宵节;D.上元节
4.明代帝王以五行取名,请依照五行相生之说,选择帝王的正确顺序____。
A.朱棣、朱瞻基、朱祈镇、朱高炽、朱见深
B.朱棣、朱祈镇、朱见深、朱高炽、朱瞻基
C.朱棣、朱瞻基、朱祈镇、朱高炽、朱见深
D.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祈镇、朱见深
5.徽州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特色鲜明,以下不属于明清徽州府的县是_____。
A.婺源;B.绩溪;C.宣城;D.县
6.塔起源于______。
A.波斯;B.中国;C.印度;D.中亚
7.“开元之始”出现在______统治时期。
A.唐玄宗;B.武则天;C.唐太宗;D.唐顺宗
8.名与字意义相反的例证是______。
A.方东树,字植之;B.岳飞,李鹏举;C.罗隐,字昭谏;D.赵云,字子龙
9.以下不属于类书的是______。
A.《四库全书》;B.《永乐大典》;C.《册府元龟》;D.《太平御览》
10.老子出关,孟尝君夜半出关,这一关是指______。
A.函谷关;B.潼关;C.玉关门;D.武胜关
11.______因讲学于武夷山紫阳书院,世称“紫阳先生”。
A.周敦颐;B.朱熹;C.张载;D.程颢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是禅宗六祖______。
A.神秀;B.慧可;C.僧璨;D.慧能
13.《汉谟拉比法典》产生于______。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巴比伦
14.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______。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德斯;D.阿里斯多芬
15.法国启蒙时斯名著《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______。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之一的是( )。
2.先秦韩非强调应该把法令、权势、( )三者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3.东晋道教理论家( )著有《抱朴子》,对道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4.明朝的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也是( )机关。
5.科学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 )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6.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家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 )门,北有玄武门。
7.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 )残卷。
8.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采用的体例是( )。
9.近代一副嵌字对联“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是悼念( )。
10.《诗经·东门之杨》云:“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这是指古时的( )。
11.宋代辛弃疾《水龙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此处的“刘郎”是指( )。
12.古语“道路以目”形容人们路上相遇,彼此用眼睛示意,表示害怕暴政,此语出自先秦典籍( )。
13.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武汉帝的( )。
14.十六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学名著是( )。
15.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是(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昆虫
2.海上丝绸之路
3.利玛窦
4.韩柳古文运动
四、论述题(任选2题,答题字数不少于300字,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语·季氏》云:“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试就此段话略述自己的见解。
2.试述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3.简述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
五、偏误分析(10分)
1.他唱歌很好和他跳舞也很好。
2.他来南京两个天。
3.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大卫遇见了张老师。大卫高兴地说:“老不死的,好久不见了”!
4.我想结婚我的女朋友。
5.对不起我打了错的号码。
6.她决定下周回去美国。
7.请给我你的衣服。
8.他做作业做的很马马虎虎。
9.我告诉约翰我叫王晓红。以后他总是叫我红,让我很不好意思。
10.太多了,我不能吃。
六、简答题(第一题7分,第二题8分,共15分)
1、简述交际法的定义。
2、简述对比分析的定义、理论基础和步骤。
七、教案设计(20分)
以下是一篇课文的一个片断。加横线处是授课时应讲解的四个重要的语言点。请选择其中一处,写出你的授课方案(提示:授课方案包括语言点的释意、结构、用法及其讲解的方法和练习设计等)。
宿舍不但很宽敞,而且有卫生间,还24小时供应热水。以前在美国听人说中国还比较落后,可是从这里的条件来看,中国很现代化,一点儿也不落后。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中国,我还需要时间去慢慢了解。
八、论述题(15分)
试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