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传媒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儒家以“天、地、人”为______。
2、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来源于______。
3、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______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______提出的。
5、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
6、篆书是介于金文和______之间的一种文字。
7、战国时代,______与儒家一起被并称为两大“显学”。
8、东汉时期出现了马融、许慎等一批经学大师,其中马融的弟子______遍注群经,名望极高,号称“郑学”,一时称霸天下。
9、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但是总体上来讲,最为突出的有三种:天地、______、君师。
10、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是______。
11、中国的三大石窟包括:云冈石窟、______石窟和龙门石窟。
12、私学最早的创立者是______。
13、荀子所作的《______》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14、国子监的副职是“司业”,唐代诗人______就曾经担任过国子司业,所以被称为“张司业”。
15、中国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__。
16、“《春秋》三传”包括《左传》《______》和《谷梁传》。
17、《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体史书。
18、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是汉代刘向的《______》。
19、我国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和______。
20、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______。
21、西安碑林和______碑林是中国保存古碑最多的两个碑林。
22、位于北京前海西街的______是北京现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王府。
23、《______》表达了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读起来荡气回肠,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4、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______、程砚秋、荀慧生。
25、唐代陆羽的《______》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26、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______和饮酒为乐两项。
27、北京烤鸭在八大菜系里属于______。
28、古人将“松、竹、梅”称为“______”。
29、在印度,信奉印度教的教徒是不允许吃______肉的。
30、为了表达同一个意思,两种不同的语言有时候使用字面意义不同的词,我们称这类词为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唐代文学家韩愈又被人称为“韩昌黎”,这是因为他祖籍在昌黎。
2、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3、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左传》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
4、康熙五十二年,清政府正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是中央政府册封藏传佛教首领的开始。
5、现存于北京的国子监在明朝时不但是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还是最高学府。
6、诗人孟郊的诗歌“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描写了春日里百花盛开,诗人骑马玩乐的景象。
7、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8、中国最早的国家药典是唐朝时编写的《新修本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9、东汉时期的蔡伦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10、现存的西安古城墙是隋唐时期兴建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城墙。
11、在京剧脸谱中,勇猛暴躁的人用黄脸,桀骜不驯的人用蓝脸,奸诈多疑的人用白脸。
12、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
13、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说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的总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14、在中国文化中,东风代表着进步力量,西风被赋予了贬义。但是在西欧的文化中,东西风的概念与中国恰恰相反。这种差异是由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15、在餐桌上,西方人请客人吃菜喝酒只请一次,若被拒绝,不请第二次,否则意味着对客人的不尊重;而中国人则以多次劝酒劝菜的形式表示热情。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如果你在福建的甫田市一带看到民宅上嵌有“太原流芳”,那么这家的主人最有可能姓______。
A.刘 B.陈 C.王 D.彭
2、孔子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A.义 B.仁 C.礼 D.无为
3、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是______。
A.儒学 B.玄学 C.法学 D.理学
4、中国最早到西域取经求法的僧人是______。
A.秦景 B.张骞 C.玄奘 D.朱士行
5、藏传佛教影响最大的教派是______。
A.红教 B.白教 C.花教 D.黄教
6、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禅宗宣扬心中求佛,对文学界的影响深远,在美学上追求“韵外之致”、“言外之意”,将这种风格体现得最明显的诗人是______。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王冕
7、下面的成语与佛教无关的是______。
A.一尘不染 B.当头一棒 C.五体投地 D.叶公好龙
8、宋朝时象山书院的主持者是______。
A.朱熹 B.吕祖谦 C.陆九渊 D.程颐、程颢
9、下面哪部书不是中国旧时儿童的启蒙教材______。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幼学琼林 D.颜氏家训
10、皇家宫殿的主殿使用的屋顶形式为______。
A.歇山重檐 B.庑殿重檐 C.悬山 D.四角攒头
1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
A.楚辞 B.诗经 C.古诗十九首 D.乐府诗集
12、中国田园诗的奠基者是______。
A.谢灵运 B.鲍照 C.陶渊明 D.阮籍
13、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朝的边塞诗人______。
A.岑参 B.高适 C.王昌龄 D.孟浩然
14、书法家______的作品被称为“楷书第一”。
A.欧阳询 B.虞世南 C.颜真卿 D.柳公权
15、下列哪个理论不是中国画理论所主张的______。
A.注重表现神态,不求形似
B.讲究诗画结合
C.以造化为师,迁想妙得
D.超脱世外,淡泊明志
16、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不包括______。
A.春节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17、下列与避“国讳”有关的是______。
A.东晋人称“王昭君”为“王明君”
B.汉代人将“恒山”改称为“常山”
C.班固在《汉书》中,称“老庄之术”为“老严之术”
D.范晔将《后汉书》中的“泰”字均改为“太”
18、下列不属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是______。
A.广州 B.泉州 C.现在越南的北部 D.福州
19、下列诗歌中反映了中日友好的是______。
A.《赠汪伦》 B.《哭晁衡》 C.《赠白马王彪》 D.《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0、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猫头鹰是______的象征。
A.思想和理智 B.不吉祥 C.晦气 D.温顺
21、在与一个美国人交际的过程中,下面______行为是礼貌的。
A.看到他穿的很少,告诉他多穿些
B.帮助一个提着重物的老人拎东西
C.询问对方的家庭情况
D.去对方家里做客时称赞女主人菜做的好吃
22、如果在“斋月”期间去穆斯林国家旅行,下列哪些行为是允许的______。
A.在公共场合饮水 B.吸烟 C.吃午饭 D.跳舞
23、“鹤”在中文、法文中字面意思都是指一种禽类,但在中国,鹤的引申意义是长寿的象征,然而在法国却是蠢货的代称,所以“鹤”在中法两种文化中属于______。
A.空缺词汇 B.冲突词汇 C.平行词汇 D.重合词汇
24、如果一位英国朋友询问你是否喝咖啡,得体的回答应该是______。
A.No, 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
B.Yes, Please.
C.Thank you.
D.I feel sorry to bother you.
25、下列不属于人体语的是______。
A.体态语 B.手势语 C.副言语 D.空间语
26、希腊人用翘大拇指表示______。
A.高度赞扬 B.敬佩 C.打招呼 D.让对方滚蛋
27、不同的文化中,“O”型手势的意义有差异,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______。
A.美国人表示“好了、可以”
B.日本人用此手势表示钱
C.突尼斯人用这个手势表示“我要杀了你”
D.在俄罗斯的酒吧里喝酒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一手势
28、日本人在见面的时候一般的礼节是______。
A.握手 B.鞠躬 C.拥抱 D.亲吻
29、在与美国人交往过程中,下列______行为是得体的。
A.亲亲她孩子的小手
B.拍同性的肩膀
C.与同性手拉手
D.共同进餐后各自买单
30、美国人发出“嘘”声,是表示______。
A.表示反对 B.表示轰赶 C.要求安静 D.表示嘲笑
31、如果一位年轻姑娘对陌生的日本男性微笑,他可能会认为______。
A.这个姑娘是个变态者
B.自己的衣服是不是哪里穿错了
C.这个姑娘是个妓女
D.她在向我表示友好
32、与阿拉伯人交谈时,双方保持的间隔距离一致的是______。
A.巴基斯坦人 B.英国人 C.美国白人 D.瑞典人
33、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的宣传战,属于跨文化交流进行方式的哪种类型______。
A.自我中心型 B.控制对方型 C.平等对话型 D.相互攻击型
34、一个在中国的外国人经常觉得沮丧、有失落感,并且喜欢找自己的美国朋友玩,不喜欢与中国人接触,那么你判断这个人正处于文化休克的哪个附段______。
A.蜜月阶段 B.沮丧阶段 C.调整阶段 D.适应阶段
35、如果用______把东西交给一位穆斯林将是对他严重的侮辱。
A.左手 B.右手 C.单手 D.双手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_的能力。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把汉语作为______的教学。
3、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______等过程。
4、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______。
5、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精讲多练等原则都属于教学原则中的______教学原则。
6、对外汉语总则要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以______为中心。
7、音系教学和______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两个基本方法。
8、______是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地、非正式地学习语言。
9、信度和______是测验质量评估的最重要的两条标准。
10、词、______和句子的教学是语法教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2、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它和技能的训练一样都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
3、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不是语音本身。
4、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
5、外国学生的“洋腔洋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主要表现在声调上。
6、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用汉语组词造句、联句成篇的汉语表达能力。
7、汉字是语素文字的代表。日语的假名是音素文字的代表。
8、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绝对优势,形声字属于合体字。
9、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0、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学习。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汉语精读课的核心传授是______。
A.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 B.语言知识的讲授
C.语法知识的介绍 D.传授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
2、______能力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A.听力 B.阅读 C.口语交际 D.写作
3、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A.哲学 B.语言 C.教育学 D.心理学
4、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A.总体设计 B.教材编写 C.课堂教学 D.语言测试
5、《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A.汉语教科书 B.基础汉语 C.汉语读本 D.初级汉语课本
6、汉语中有“厚”这个词,汉语教材中对应的英文解释是“thick”,致使学习者以为thick与所有的“厚”的意义相对应,于是留学生造出了“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一个厚树林”等这样的句子,这种偏误是由______造成的。
A.目的语和母语在词义上有交叉
B.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
C.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用法不同
D.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词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
7、第一个将“偏误”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学者是______。
A.吕必松 B.王还 C.鲁健骥 D.赵金铭
8、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语言测试中的______。
A.成绩测试 B.水平测试 C.能力倾向测试 D.诊断性测试
9、按照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______。
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10、把汉语课分为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是按照______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 B.语言知识的内容 C.语体风格 D.语言技能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例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材料:
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时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作报告。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轮到她作报告时她经常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老师和同学总是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看她。在讨论时她的美国同学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和她争论。这让她觉得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