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4:37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各科目复习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各科目复习策略    1、时间规划    (1)基础阶段    第一轮复习。大家要将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对外汉语教育学导论、中国文化要略四本教材都走完一遍。    (2)暑假阶段    第二轮的复习。暑期这段时间对于这门功课的复习至关重要,切记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在这个阶段,大家要注意知识性扩展,提升文化能力。抽出时间看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学作品选。    (3)强化阶段    第三轮复习。八九月份,在这时期,大家要结合学校材料、上一届的整理笔记以及真题深入理解。同时,抽时间看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化史。    (4)冲刺阶段    第四轮复习。到了十一、十二月份的冲刺阶段,专业课主要是背诵记忆、查缺补漏。继续研究真题,上一届笔记等进行整理。之后到考前,大家重点还是在真题,要知道,真题永远是王道。  2、各科复习方法    (1)汉语基础    多数招生院校以《现代汉语》(黄、廖本)和《语言学纲要》(叶蜚声)为参考书目,有的学校用的是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但不管是哪本书,主要内容也都差不多,建议大家在在确定学校之前多差几个学校,看看学校的参考书目,看自己哪些适合自己。    就《现代汉语》而言(以黄、廖本为例),以第一册最为重要,大家应重点复习这一部分的内容,要认真仔细地复习,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弄懂。其中语音部分是难点和重点,根据大纲的要求和近几年的真题来看,语音部分考察的内容较多、分值较高,大家应着重复习这一部分的内容。还有就是语法部分,这一部分应重点复习句法成分的内容,每年的真题都会考这一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分布在选择题和分析题中,如何正确句法成分至关重要。至于《现代汉语》的第二册,考生可以花相对少一点的时间,当然这只是相比较第一册而言的,把第一册的内容务必要掌握好,不管花多长的时间,然后再去看第二册,第二册的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一般一个多月就够了。    《语言学纲要》里的很多内容是和《现代汉语》相同的,在复习的时候还是应该以《现代汉语》为主,在相同的知识点部分,可以对比两本书进行复习,以《现代汉语》为主,以《语言学纲要》辅助来学习《现代汉语》。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帮助大家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语言学"部分主要是测试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所以,建议2014年的考生们在反复熟悉教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基础知识经常以何种方式考查。比如说"语音"一章中的"音节"部分,一般是以音节分析的试题出现,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注意音节中的省略和音变现象;"文渍瓯一章,一般会考汉字的造字法,大家除了记住教材上举的例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例字总结造字规律;"词汇"一章一般会涉及语素的判定以及词的构成方式等问题;"语法"部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试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章,词类的判定、短语类型的分析、句子层次的划分以及复句层次的分析、修改病句等等都是必考内容;"修辞"部分,考查的最主要是判定使用了哪种修辞方式。    汉语基础部分会有古代汉语的10分题,考察的是文言文加标点和字词的翻译,建议大家看一下王力的古汉,找出一篇文章来练习一下句读及字词的翻译,而且每单元都有一些总结的古汉语常识类知识,系统的看一下更有帮助。《古代汉语》主要考查文言文标点翻译及字词解释,但是要做好这一部分试题,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还是必要的。所以,建议大家把古代汉语教材中的通论部分好好读读,当然,有规律地阅读文选,是锻炼自己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办法。    (2)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汉语国家教育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外文化、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育学、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参考书一般是《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询),《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其中《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是难点,复习的时候应以这本书为重点,多看多理解,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看可能不容易理解,根据历年考生的成绩来看,在这本书上失分的较多,建议大家选择一个专业的辅导班。本书的难点主要是教学法、心理学,大家应重点复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其中跨文化交际部分的内容较为简单,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根据大纲要求,真题中会有一道案例分析的题,一般来说,这个题考察的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来进行分析。至于《中国文化要略》,主要是背诵,理解的内容比较少,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背一背就行了。外国文化部分考试较为简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复习之余积累一些知识,比如看一看开心辞典题库等。    文化一定要看仔细,散点很多,而且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看完以后就会对中国文化有个大体概念了。文化部分是专业汉语教育基础的重头部分,按样题看,在150的总分中占到80分。可见其重要性。主要考及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两部分。文化部分的题型一般有填空、判断、选择。    关于文化部分的复习,首先是复习要趁早,"广积粮",中西古今广泛涉猎,其次是重基础。不用太偏,以基础常识为主。好多东西甚至是我们高中时学过的。第三点是循环回复性复习,定期识记,温故知新。要经常自己给自己设问题、设填空。比如:可以把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和时代经济出版社那本《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按类整理,文学类、历史类、科技类。每月保证过3遍。经常不会的就用记号笔在空上标注。临考前可以连题都背熟。    (3)公共课复习    公共课主要是英语一和思想政治理论。关于英语的复习,考生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背单词、读文章,扩大单词量、培养语感,考研阅读中的单词一般以是单词义项中我们不常用的哪个义项,所以在背单词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只看第一个义项,同时要背例句,看着个单词出现的语言环境。要记住最重要的阅读而不是背单词,建议大家选择真题阅读题的文章或者自己喜爱的英语读物来进行阅读,阅读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2、记文章中出现的主要词汇的意义。考生们要注意,英语是日积月累的,但是一年的时间,大家可以积累很多词汇,可以培养出己阅读的语感,所以要相信自己,一定要坚持,写考研作文,可以参考作文模板。  3、复习技巧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各科目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