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硕士:人格心理学重点(10)
近几年报考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的考生也逐步增多。如何学会运用各种理论和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是这一学科的要务。而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人才,需要把握心理学各个层面的理论知识,包括普通、发展、管理心理学以及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下面新东方在线小编就和大家梳理一下人格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把握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应用心理学硕士:人格心理学重点(10)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流派人格理论相关研究
1.Rotter认为,行为潜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某一特定场合做出某种特定反应的可能性。
行为潜能= 期望+ 强化值
2.自信、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价值感分别是什么含义?
自信: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成功地表现某一行为的期望。
自尊:是指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其实质是,你是否喜欢你所认为的这个自己。
自我价值感:是关于你自己人格特点看法的总和,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
3.什么是双性化?性别类型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双性化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
A 适应最好的是同时具备男人气和女人气的双性化的人。
B 只有男人气或女人气的人缺乏适应能力。
4.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仍然不能从这种情境中摆脱出来。
因为无助经验、被告知和替代经验(观察别人)从而产生的对于情境的无力感,认为自己无法控制。
后来的研究证明,并不一定要有最初在不受控制情境中的无助经验才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只要被告知他们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他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5.什么是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从泛化的预期中衍生而来,又称控制点,就是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认为控制事情发展的源头。分为外控制点和内控制点。
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内控制点—认为人可以影响将要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自己造成的。外控制点—跟多数人相比,更能相信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不受自身控制的。
备战专业硕士考研的考生需要注意,所谓专业硕士即是要培养实际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大家需要努力复习,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能力,预祝大家2015年考研成功,加油!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政英应用心理硕士联报班
2015考研应用心理硕士全程班
【2016考研课程上线】
【考研工具】
考研动态考研报考指南考研全年复习计划跨专业考研指导图书城资料下载考研时政大事记考研论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