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3:17

2015考研政治终极预测卷答案(分析题)

在历年的考研政治试题中,虽然每年总有一两道题被共同命中,但也总有一两道出乎所有人预料。这是因为命题老师也在研究各种预测资料,以极力避免预测热点。为此,在考前就大部分人没有提到的但有可能出到的盲点,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公正的价值追求法律规范以及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等精心命制了题目。所以,这套试卷价值极大。最后两天,同学们全力以赴吧!
    【参考答案】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4.(1)辩证法认为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成功需要累积失败的教训方可取得。三位华裔少年冰品店选择在冬天开幕,透露出经验不足。好在3个人没有放弃,在最困难的创业初期坚持了下来。他们利用社交网络、知名美食评论网等渠道,收集顾客的意见,改良与再研发新产品。从产品研发与经营餐饮店,他们“一路从错误中学习”,终于创业成功。
    辩证法还认为任何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质变。曹文怡开始用捏橡皮泥和临摹的方法教孩子学中文,并把这个过程拍摄下来,放在网络上和其他妈妈分享,意外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并把这个形式复制对外推广,让它产生了巨大市场价值。完成了生意由小到大的转变。
    (2)这两个创业故事的哲学启示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要正确对待失败错误,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修正谬误,掌握真理,变失败为成功。
    35.(1)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2)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36.(1)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落伍了,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日本军国主义通过甲午战争并吞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后,帝国主义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就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疯狂的侵略国策,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长达8年的全国抗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由于中华民族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的重要一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效:列强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收回了被割让和被侵占的土地,台湾也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常任理事国,作为大国登上国际活动的舞台,摆脱了弱国的阴影。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也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这是我们始终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3)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有能力,就在于我们坚持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最根本的保证。
    37.(1)夺刀少年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多家高校争夺夺刀少年,宣传与表彰英雄事迹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与弘扬,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境界。
    (2)江西省对见义勇为者实行单考单招,是在程序公平和社会正义之间寻找到契合点。高考制度属于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让两位学生不参加考试直接保送录取,违反了法律上的程序公正原则。在身体康复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单考单招,这样有利于甄别学业水平,保证考试的公正,让学校选择他们,让他们选择学校,最终让他们到一所适合学业水平的学校就读,这也是对他们见义勇为精神最恰当的褒奖。
    38.(1)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审视我国的周边形势,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中国只有搞好周边外交才能在推动地区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对周边的辐射力和作用力才将不断扩大。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周边外交本是中国外交传统布局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如今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我们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2)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基础,中国始终不会忘记身为发展中国家这个“本”。无论在德班、拉美还是斐济,习主席诚邀往访地区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共聚一堂,深化友谊,拓展合作,受到各国的欢迎。中国领导人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欢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这种多边外交模式体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外交上主动出击、不拘一格的高度自信。中国领导人因时就势,充分利用出访机会,拓展了与非洲、拉美、南太国家的整体外交关系,提高了外交活动的效率。
    这种多边外交模式体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务实的作风,同时也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年来,随着习主席的足迹遍及全球,中国领导人与往访地区国家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正不断拉近,见证中国梦与各国、各地区梦想彼此交融,见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中国声音传递全球。
    (3)中美合作好了,有助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中美合作好了,更容易给全球问题找到答案。中美合作好了,有助稳定和改善国际安全。当前,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经历重要的变化,国际安全依然面临着风险和挑战。中美同为大国,双方增进了解互信,扩大互利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应对风险和挑战。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之间,合作,则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对抗,则对两国和世界都是灾难。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美合作好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4)中国的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要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要切实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考研政治终极预测卷答案(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