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政策解读系列:税务硕士简介
专业硕士设置方案一、为适应我国现代税务事业发展对税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税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税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税务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税务硕士专业学位。
二、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axation”,简称MT。
三、税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面向税务机关、企业、中介机构及司法部门等相关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税务稽查、税务筹划以及税务代理等高级税收实务并熟练掌握其分析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解决实际涉税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税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税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税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税务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税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税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税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税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税务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税务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税务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税务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税务硕士专业学位与税务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招考院校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省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省
北京大学 北京市 辽宁大学 辽宁省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山东大学 山东省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市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
厦门大学 福建省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中山大学 广东省 复旦大学 上海市
暨南大学 广东省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省 四川大学 四川省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
武汉大学 湖北省 南开大学 天津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市
湖南大学 湖南省 新疆财经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吉林大学 吉林省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省 浙江大学 浙江省
苏州大学 江苏省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省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
《税收学》(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税收学是全国税务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税收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税收基础理论、中国税制实务与税收管理制度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税务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制实务、中国税收管理制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对税收理论与制度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用税收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税收理论和制度规定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结构
税收学原理考核的比例为40%,分值为60分;
中国税制实务考核的比例为40%,分值为60分;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考核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
四、考试内容
(一)税收学原理
1、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国家、财政与税收的产生;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2、税收的涵义
国家的公共权力与税收;税收与剩余产品价值;税收的本质;税收的特征。
3、税收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税收的财政原则。
4、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方式;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5、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税收的微观效应;税收的宏观效应。
6、税制结构分析与比较
税制结构的概念;税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分析;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格局分析。
7、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一般原则;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划分;税种的划分、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8、国际税收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协定;居民身份确认规则;非居民各项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避免双重征税的办法及外国税收抵免制度;国际逃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二)中国税制实务
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税收优惠;税收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2、流转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增值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消费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营业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关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车辆购置税的制度规定等。
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4.财产行为税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包括,财产行为税的性质、分类及其特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契税等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
1、税收征管概论
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与原则,税收征管制度的特点等
2、税收征管制度,
税务管理制度,税款征收制度,税务稽查制度;税务行政处罚与税收刑法制度,税务争议处理制度等。
3、 纳税服务
纳税人权利保护;纳税服务机构设置,纳税服务的内容等。
五、考试题型与示例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判断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计算题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综合分析题(案例分析题)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6、论述题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