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1:45

2012年考研政治测试模拟题六(分析题及答案2)

36. 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策略。
    3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2
    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现象易发多发。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3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什么?
    (2)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
36. 「答案要点」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1935年8月1日中 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二)“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四)1936年5月中 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1936年9月1日中 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五)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六)1937年2月国 民 党五届三中全会原则上同意了我党提出的团结抗日主张,实际上承认了共 产 党合法地位,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这说明国 民 党由内战“剿共”、对日妥协向和平、抗日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1937年9月22日国 民 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 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实际承认我党合法地位讲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八)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共 产 党和人民军队活动限制在国 民 党允许范围内,中 共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
    (一)广泛民族性和阶级矛盾复杂性(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二)两个政权和两种军队合作。
    (三)没有书面共同政治纲领和固定组织形式。
    (四)处于有利而又复杂国际环境之中。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一)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二)1939年7月我党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提出三大政治口号:1.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2. 坚持团结,反对分 裂;3.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三)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卫立场,打退国 民 党顽固派军事进攻。
    (四)我党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策略总方针:1.发展进步势力:即发展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中心环节。2.争取中间势力:即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条件:一是共 产 党有充足力量;二是尊重他们利益;三是对顽固派斗争并取得胜利。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任务。3. 孤立顽固势力:即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 民 党亲英美派。我党对他们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政策,斗争不忘团结,团结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以团结为主。同顽固派斗争时,应坚持有理(即自卫原则)、有利(即胜利原则)、有节(即休战原则)原则,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目的。
    37. 「答案要点」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2中所列举的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 产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3)主要任务是: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第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第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第五,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六,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斗争。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考研政治测试模拟题六(分析题及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