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简述题及论述题试题及答案四
简述题1、简述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简述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3、简述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论述题
试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性。
【答案】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l、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内容:事物的各个矛盾及其每一侧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4分)。
其方法论意义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展开分析,3分)。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表现为具体真理的抽象化、全面真理的片面化、过程真理的僵硬化和固定化(展开分析,4分);谬误向真理的转化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的谬误进入一个新的条件会转化为真理,谬误是正确的先导,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而发展门分)。
3、非理性因素是指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和属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幻想、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3分)。其作用是通过放大或减弱主体需要而影响主体认识能力,通过加强或减轻主体兴趣而影向主体对认识对象的选择,通过影响主体间的交往而影响主体认识能力,作为主体的一种状态直接影响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4分)。
论述题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代表(3分)。“第一个代表”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的体现(展开分析,4分)。“第二代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功能原理的体现(展开分析,4分)。“第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展开分析 4分)。“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2分)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