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简述题及论述题试题及答案七
简述题1、简述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简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容。
3、简述发展的两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论述题
试用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论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案】
简答题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是指承认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分)。真理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客观的,实践最终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2分);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是指某一具体实践检验认识真理的局限性,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这一阶段所有理论,已被某一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理论还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5分)。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4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其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方向和形式,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服务于经济基础,但其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3分)。
3、发展的两种形式是指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2分)。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区别:前者是自然界的发展形式,后者是社会的发展形式,二者在源泉、规律的形成机制,起作用的方式和表现方式上明显不同(展开说明,3分);相互联系: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实际上社会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分)。
论述题
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展开说明,9分)
邓小平理论不是邓小平凭空杜撰出来,而是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前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演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高科技革命的兴起等;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问题都没有也不可能作出系统、全面的回答,这就需要根据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8分)。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