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10:13

考研政治:马哲原理题及判断题精选6

1、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它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假象是本质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2、相对真理是它包含着某些错误因素的真理。
3、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答案】
l、此段材料揭示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2分)、内容决定形式,西施之美美在内在气质而非外在形式,“里之丑人”效仿西施之形式,只能适得其反(4分)。
2、此段材料揭示了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2分);感觉只是对事物个别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肤浅认识,因而不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2分);理性认识A是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因而是深刻的,只有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深刻地感知事物(2分)。
3、此段材料告诉我们,真理和谬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分);真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下确反映,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有可能变成谬误(3分)。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l、正确 (2分)。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则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3分);现象分真象和假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因而是本质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3分)。
2、错误(2分)。题中观点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区别(2分);相对真理也是真理,只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近似正确地反映,有待于深化和扩展,而不是说真理中包含有谬误(2分),只要是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错误歪曲的反映,二者有原则界限,借口真理相对性否认绝对真理这是相对主义真理观(2分)。
3、正确(2分)。人是历史的剧作者是强调人特别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能动创造作用,历史活动和自然界的活动不同是山人参与进行的,离开了人和人的活动就无历史,因此历史发展是有选择的。承认这一点就坚持了历史辩证法(3分);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是指历史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有着客观规律的过程,受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人的活动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历史发展又是决定的,承认这一点就坚持了历史唯物论(3分)。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马哲原理题及判断题精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