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09:49

<p>考研政治模拟题及详解:毛概第五章多选(二)</p>

11.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
    A.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要用民主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方法加以解决
    C.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需要使用强制、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详尽地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基本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并要求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12.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毛泽东在1959年底到1960年初关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富有创见的一个成果,是我们今天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的思想来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13.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内容有: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
    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到了60年代初期,将“农业现代化”排在“工业现代化”的前面。同时,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年12月,周恩来又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5年1月,他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讲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4.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1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个务必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 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个务必
    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今天,这场“赶考”仍在继续,“赶考”的主人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不过,“考题”变了,今天的“考题”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赶考”环境更加复杂。 “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17.1964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基本条件。
    1964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一文中指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第二,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第三,必须是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第四,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第五,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第六,必须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p>考研政治模拟题及详解:毛概第五章多选(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