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09:43

<p>考研政治模拟题及详解:毛概第六章多选(二)</p>

11.董必武在中共八大发言中,对加强法制建设提出许多重要观点,主要有:
    A.法制不完备的现象长期存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国家应该逐渐地完善法制
    B.完善国家的法制要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渐地由简而繁的发展和完备
    C.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
    D.注重法制思想教育,在全社会培养守法的风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八大上董必武对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第一,国家的法制应该逐渐地完善起来,法制不完备的现象长期存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第二,国家的法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渐地由简而繁发展和完备起来。第三,严格划分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不同职能,党通过自己的党员和党组织领导国家机关。第四,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第五,注重法制思想教育,在全社会培养守法的风尚。这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今天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2.我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有:
    A.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
    B.中国国内民族分布的特点是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局面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代表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D.各少数民族在近代以来程度不同地汇入革命的洪流,与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了巩固的联盟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呈现出互相交叉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这种情况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这是因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和具体体现;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既有利于自治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于地方非自治民族的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1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标准包括:
    A.有利于团结全国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和削弱这个专政
    C.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D.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而不是动摇或者削弱这个指导地位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
    毛泽东在1956年4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这个方针作了详尽的论述。毛泽东还根据我国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这就是:①是否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③是否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④是否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⑤是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因此,第13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第14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15.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依据有:
    A.适应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B.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
    C.吸取建国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需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这个方针作了详尽的论述。这个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1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方针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下面对这一个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外一种风格、灵一种学派
    D.艺术和学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解答自由讨论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解决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具体含义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总之,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7.1964年2月毛泽东在对中央音乐学院一封来信的批示中提出: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    D.洋为中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方针
    1951年4月,毛泽东为民族戏曲艺术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64年2月在对中央音乐学院一封来信的批示中,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指的是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问题。“洋为中用”,指的是科学地对待外国文化遗产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1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有:
    A.“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B.“ 以诚相见”﹑“ 来去自由”
    C.“一纲四目” D.“第三次国共合作”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关于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
    1955年3月,周恩来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这一主张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1956年l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随后不久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来去自由等政策主张。从1958年金门炮战到60年代初,党对台湾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了“一纲四目”的思路。1963年,周恩来把毛泽东提出的对台湾和平统一的想法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四个基本政策:第一,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大权等都由台湾当局处理;第二,台湾所有军政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第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待条件成熟后尊重台湾当局的意见,协商后进行;第四,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的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19.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至次年4月,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派遣的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谈判。周恩来在谈判开始前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原则”。同年10月,中苏联合宣言又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与提出,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p>考研政治模拟题及详解:毛概第六章多选(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