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3:08:36

2011考研政治日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分析题<br />

以下为2011考研政治日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分析题
  1.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要勤奋刻苦学习。第三,要勇于艰苦创业。第四,要培养高尚品德。在谈到要勤奋刻苦学习时指出,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长远看是青年素质的竞争。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竞相涌流的形势下,当代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紧迫。广大青年一定要在学习上下更大的力气,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打牢知识基础,培养严谨学风,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
    请回答: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联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论述当代青年学习的重要性。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认识论含义、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3)你认为学习有哪些途径。
    2.材料1
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摘自墨翟《非命上》
  材料2
所有概念、学说、系统,不管它们怎样精致,怎样坚实,必须视为假设……它们是工具,和一切工具同样,它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所能造就的结果中显现出来的功效。……既然工具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因此真假均不是判断的特性。工具往往是有效或无效的,适当的或不适当的,经济的或浪费的。
    ——摘自杜威《哲学的改造》、《逻辑:探索的理论》
    材料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4
实践标准实质上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请回答:
    (1)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2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材料3,阐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为什么“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4)分析材料4,解释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考研政治日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分析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