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2:06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理论十讲》笔记(5)

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是有关新闻学的经典著作,在此整理了这本书的笔记,2017年考生可以结合以下笔记和书本进行高效备考。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 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
        二、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的党性、阶级性、政治性)
    2.把传媒的只能比喻为“喉舌”
    3.传媒的只能表现为某种“工具”,如阶级斗争的工具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说法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只能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党派属性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8.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
    三、 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1.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
    第二,是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
    第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第四,提供娱乐。
    2.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第一,主要的报道职能。
    第二,随意的辩论职能(表达观点)。
    第三,附带的娱乐职能。
    3.舆论监测与舆论监督的区别
    舆论监测是把一个发生的事实客观地报道出去,公众接受以后,他要根据你提供新情况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发出一些声音,对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
    舆论监督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的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监督是“监测+督察”职能,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四、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现在媒介身兼两种职能: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职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
    五、 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
    1、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2、哈贝马斯提到,传播除了政治控制、意识形态控制以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就是科技力量的控制。应担心传媒形态带来的“异化”。
    3、梅罗维茨对电视的研究,认为电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控制了这个社会,真正控制国家的是技术专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理论十讲》笔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