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1:39

GCT语文哲学历史知识强化练习(含答案)

GCT语文综合知识部分的题目大约10-12道,覆盖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军事学等11个门类。
    1.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 B.《春秋》 C.《诗经》 D.《孟子》
    2.“林中有许多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人迹不到之处。这些路叫林中路。每条路各行其是,但都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一条路和另一条一样,然而只不过看来如此而已。伐木人和管林人认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这是以下哪位哲学家的言论。
    A.康德 B.休谟 C.帕斯卡尔 D.海德格尔
    3.“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
    A.克拉底鲁诡辩论的观点   B.克拉底鲁辩证法的观点
    C.赫拉克利特诡辩论的观点 D.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观点
    4.佛家所说的“三宝”是________。
    A.经、传、注 B.佛、法、僧 C.经、律、论 D.戒、定、慧
    5.据《圣经》记载,耶稣是被自己的一个门徒出卖,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难的。这个为30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的叛徒是:
    A.雅各 B.犹大 C.约翰 D.马太
    GCT语文哲学历史知识强化练习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偈子。据说作者正是凭借这个偈子,战胜了写出“”的神秀,获得了五祖弘忍的衣钵。这个偈子的作者是:
    A.慧能 B.慧可 C.神光 D.法海
    7.“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这句话是以下哪位哲人所说。
    A.程颢 B.孟子 C.朱熹 D.孔子
    8.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在:
    A.英法百年战争时期 B.十字军东征时期 C.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 D.普法战争时期
    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吕氏春秋》的作者是吕不韦。 B.邵雍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
    C.“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康德的观点。D.“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10.用“哲学”一词指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的第一位东方学者是:
    A.严复 B.西周 C.川端康成 D.黄宗羲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A 7A 8A 9D 10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GCT语文哲学历史知识强化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