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基础知识五
三、语句运用例1.从上下文呼应、协调方面考虑,与下面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服装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们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是当一个月劳动结束的时候,
A.老板给女工发300元的工资,但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B.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300元工资,而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C.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400元工资,而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D.老板给男工发400元的工资,但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例2.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爬了一段坎坷的山路,便见一片竹楼, ,原来已到翠竹岩苗寨了。
A.楼上亮着灯光,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B.楼上亮着灯光,编着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正在亮着灯光的楼上编着竹笠
D.亮着灯光的楼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例3.下列六句话组合成一段文字,合理的顺序是:
①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
②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
③不知是何时,在哪里
④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
⑤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⑥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①⑥②③⑤④ D.①⑥③②④⑤
修 辞
一、常用修辞格式
(一)比喻
1.明喻:常用“甲像乙”的格式表达。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孩子们呵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2.暗喻:常用“甲是(成为)乙”的格式表达。
③如果信仰没有德行,那信仰就是死树一株。
④书籍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非常忠实。
3.借喻:其基本格式是‘“用甲代乙”。
⑤希望能跨越上帝为你设置的悬崖峭壁。
(二)借代
①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②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
(三)比拟
1.拟人
①原油乐得岔了气,嘴巴一歪喷上天。
2.拟物
②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夸张
①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③屋中连落个针都可以听到,虎妞也咬上牙不敢做声。
(五)对偶
①正直但无知识是软弱的,也是无用的;有知识但不正直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六)排比
①知识是青年人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
饰品。
②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七)设问
①什么是崇高的斗争?崇高的事业就是崇高的斗争。
②你知道才能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
(八)反问
①富人没有智慧岂不是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
②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常用修辞格还有对比、反复、引用、衬托、双关、顶针、反语、仿词等:
①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②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③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⑤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终不忘,世外仙殊寂寞林(林黛玉)。
⑥无私者无畏,从心所欲;从心所欲者,其乐无穷;其乐无穷者,踌躇满志;踌躇满志者,无所奢求;一旦到了无所奢求的时候,人也就超脱万物了。
⑦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⑧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二、容易混淆修辞格式的辨析
(-)借喻和借代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②“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③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二)比喻和比较
①他游过很多地方,像泰山、黄山、西湖,无不留下地的足迹。
②他长得很像他父亲。
③刚才像有人住屋里探了一下头。
(三)比喻和比拟
比喻是利用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间的相似点;比拟是借助联想与想象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两者融为一体。
①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
②最可恨哪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③黄莺却正兴高采烈地歌唱,孔雀还在得意洋洋地开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