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GCT专栏—语文(一)
第一节 常见病句类型一、从语法角度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①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②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③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④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2.动宾搭配不当
①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②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战斗英雄的报告。
③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④《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3.主宾搭配不当
①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②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③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4.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①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②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的意见。
③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不管学习工作条件多么艰苦,师生们也不怕。
6.成分内部相关成分搭配不当
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为我国文苑的珍宝。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①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②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2)谓语残缺
①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我们很受教育。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③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伏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瑛边。
(3)宾语或中心词残缺
①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②他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事研究问题或自己看书。
③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总结:查谓语、宾语残缺,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
例如: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的教导。
2.成分赘余
(1)理解不当的赘余
例如:
①在正义的审判面前,日本的战犯和中国的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②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③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他。
④听了他的话,爸爸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2)叠床架屋的赘余
①疗效型化妆品除了有一般的化妆效果外,还有药剂,其作用于皮肤,保持皮肤健康以及发挥其防止细菌感染效能。
②众多的小学生们不仅崇拜国外大牌球星,也想尝试一下穿名牌球衣的感觉。
③这些各式各样的旧家具,经过这家木器厂里敲敲打打、刮腻子、上油漆等一番美容之后,贴上某种商标,就堂而皇之地摆在某家具商城或家具展销会上。
④面对着光怪陆离的社会怪现状时,我们应该去思考、认识……
⑤在对待这些放下武器的昔日敌人,志愿军在生活上给予了特殊的照顾,膳食标准略高于志愿军战士……
⑥这样的人没有虚浮的浮浅,没有流行的时髦,不会八面玲珑投机取巧,但他们会用实实在在的真本领去创造生活。
二、从句法角度看: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一)语序不当
1.句子成分次序颠倒
第一、多项定语或多项状语内部语序颠倒。
多项定语,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次序排列:
①表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谁的")
②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明"多少")
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怎样的")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
⑤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什么")
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多项状语,次序大致为:
①表原因、目的、时间的词语(介宾短语),
②表处所的词语(名词),
③表范围的词语(副词),
④表对象的词语(介宾短语),
⑤表情态的词语(副词)。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之前,表示总括的,一般放在"数词+动量词"的后边。
例如:
①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辆旧西德"奔驰"牌轿车有时可换两辆新的日本轿车。
外地的住在这座大楼里的同志,今天都参加"五一"游园活动去了。
③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④留在幼儿园里的孩子,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板床上。
⑤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绑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2.定语和状语的次序颠倒。例如:
①从丹麦引进的肉乳两用牛的繁殖、饲养成功,将量多质高的为我国人民提供肉和奶。
②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③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④他们完成了差不多两辆车的运输任务。
总结: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例如:
⑤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工作,就可能会出问题。
⑥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3.复句的词序、句序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
例如: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不同主语)
①你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你的危险。
②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③居委会设立报刊投递点,不仅解决了居民们的信件收发问题,而且使居民们订上了报纸。
④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总结:复句中关联词是辨析病句的关键。注意位置、搭配以及与该句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否一致。
闻一多先生,是大义凛然的革命志士,是热情奔放的优秀诗人,是独树一帜的杰出学者。
4.句子内容对应不当
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二)结构混乱
1.主动句与被动句杂糅
例如: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
这种杂糅形式也可能出现在某一句子成分中。
例如: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了。
2."把"字句和被动句杂糅
例如: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把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
3.陈述句和疑问句杂糅
例如: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是可想而知的。
4."把"字句和"使"字句杂糅
例如: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结构的冗余造成的杂糅
例如:
①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②我们厂的年产值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增加了三倍。
总结:感觉语句不通时,就要查对不通的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的句式,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
试看下面练习:
①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②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6.中途改换话题造成结构混乱。
例如:①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例如:②一位社员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总结:对于中途改换话题型结构混乱,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改换或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重新理顺。
试看下面练习:
①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②例如杜重远以《闲话皇帝》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天皇,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7.反客为主
例如:因此,当匪徒们袭击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再如: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