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816管理学考研真题
真题是考研复习中含金量最高的辅导材料,真题的利用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时间和精力有限,建议考生重点做近十年的真题。新东方在线整理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的复习!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名称:工商、会计、知产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考试科目(代码):816管理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的是(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战略决策
2、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可将大多数企业的经营单位按照两个标准划分成四类业务,其中,“幼童”类业务的特点是( )。
A.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率低 B.市场占有率低,业务增长率低
C.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率高 D.市场占有率低,业务增长率高
3、权利的分散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 )。
A.授权 B.让权
C.放弃权力 D.委任
4、组织制订各种目标时,必须要考虑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这是因为目标具有( )。
A.多样性 B.目标网络
C.可考核性 D.可接受性
5、目标管理是由( )提出的。
A.彼得•德鲁克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6、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是( )
A.稳定性 B.弹性和适应性
C.专业化 D.高度集权
7、根据产品来设立管理部门、划分管理单位,把同一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工作集中在相同的部门组织进行的是( )
A.区域部门化 B.职能部门化
C.矩阵组织 D.产品部门化
8、在常用的几种针对不确定型决策的决策方法中,采用小中取大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是持( )。
A.乐观态度 B.担心未来可能后悔
C.悲观态度 D.无所谓的态度
9、单向沟通的信息传递的反馈程度是( )
A. 无反馈 B. 有反馈
C. 双向反馈 D. 单向反馈
10、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是( )
A. 观念因素 B. 个人因素
C. 体制因素 D. 机制因素
11、一般意义而言,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的控制类型是( )
A. 跟踪控制 B. 自适应控制
C. 程序控制 D. 最佳控制
12、开展创新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A. 寻找机会 B. 制度设计
C. 机制设计 D. 领导思想
13、企业控制的方法是( )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政策水平 D. 预算控制
14、控制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 确立标准 B. 界定对象
C. 从基础工作开始 D. 资源投入
15、维系非正式组织主要是靠( )。
A.责权关系 B.利益关系
C.强制手段 D.情感因素
二、判断改错题(共10道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认为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并将错误的地方改正。)
1、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标准无关。( )
判断: 改正:
2、沟通差异是冲突的基本起源之一。( )
判断: 改正:
3、管理信息的价值是可以确定的。( )
判断: 改正:
4、静态预算是指为特定的作业水平编制的预算。( )
判断: 改正:
5、企业创新的重点是技术创新。( )
判断: 改正:
6、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最优原则。( )
判断: 改正:
7、关于决策与计划的关系是: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
判断: 改正:
8、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关系。( )
判断: 改正:
9、在组织设计中,遵循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即要求“人人都要有事做”。( )
判断: 改正:
10、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如果将许多决策权过度地集中在管理高层,则可能导致:决策质量的下降、组织适应能力的降低,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
判断: 改正:
三、简答题:(共5道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3、控制的要求是什么?
4、决策的特点是什么?
5、计划工作的性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2道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2、 举例阐述,必须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五、案例分析题(共2道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案例一:管理方式
A研究中心设备先进,人才济济。该中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10分钟要罚款100元;旷工一次取消年终奖,为此,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日常的工作任务也完成得很好。但是就是没有国家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与A中心规模相近的B中心发布了多项国家级的成果,并介绍了该院的管理模式:以激励为主、弹性工作制、人员自由组合、自主管理。
分析:(1)两家研究中心各遵循什么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管理?(8分)
(2)对两家研究中心管理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7分)
2、案例二:员工提建议。
一位公司老总说:最好的员工往往有最好的想法。让提供好建议的员工来负责实现他的建议,是我很自然的安排。如果这位员工很不错,你也会自然地要他承担这个责任,因为他可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但是,最好的员工其工作一般都很努力了,负担已经不轻。而每一次都让他们去负责实现自己提出的建议,其结果是他们渐渐不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位出色的员工解释说:“我后来意识到,必须停止向您提出建议,因为我每一次提出建议,您都只会给我增加责任和负担。
有时候,员工会乐意让他们负责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有时候则相反。
问:
1、应如何搞清楚,提出建议的员工是否乐意负责去实现自己的建议?5分
2、这个例子说明了哪些问题?5分
3、这些问题该怎样处理?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