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大讲堂: 文体常识3
巴尔扎克《欧也妮o葛朗台》 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 泼留希金
莫里哀《悭吝人》 阿尔巴贡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四时:春、夏、秋、冬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5.△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左联五烈士:柔石、白莽(殷夫)、冯铿、李伟森、胡也频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一般分为:稷、黍、麦、菽(豆)、麻
△五帝:有三种说法:①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
②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③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方:东、南、西、北、中
6.△六书:六种构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艺:六门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 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六朝:魏、东晋、宋、齐、梁、陈。它们均建都于南京。
△六合:①表示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两两相合,迷信说法
②天地四方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竹林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刘伶、向秀。
8.△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后股、束股八大部分组成。
9.△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儒教:仁、义、礼、智、信
道教:金、木、水、火、土
佛教:生、老、病、死、苦
△九族:高祖、曾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
1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24.△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共24部史书(正史)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文体常识的复习,实际在前面文学常识复习中已经涉及到了,不想再啰唆,只是印发这样一份图表,同学们自己看看,有所了解就是了,再结合做题,进一步充实、巩固。没有必要专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一个知识点上。
古今文体常识表
(一)古代文体常识
风--诗经:四言为主
古体诗 骚--楚辞:六言为主
乐府--汉乐府:五、七言,杂言;歌、行、引、吟、曲
诗 五言律诗
律诗 七言律诗
近体诗(格律诗) 排律 对仗、平仄、押韵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小令(58字以内)
词 中调(59-90字) 词调、词牌(格式固定)、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长调(91字以上)
韵文 小令(一支曲子)
散曲 曲调(宫调)、曲牌(格式固定)、
曲 套数(多支曲子)
一般结构:一本四折一楔
杂剧 科介:人物动作、舞台说明
宾白:人物对话、独白
剧本构成 角色: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外末,老
年男子)、丑(丑角)
唱词:套曲(十一宫调--五宫六调、曲牌若干)
赋 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句子大致整齐、押韵,"骈文"(四六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