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1:16

2015年GCT语文每日一练19

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位奇人。他以经济学的工具分析政治现象,一手开创了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大大地扩充了经济学的视野。他的为人处世也很特立独行:在报纸杂志上以老妪能解的笔调撰文载道,花很多时间和同事后进切磋琢磨。这和一般成名的经济学家离世索居,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大不相同。
    布坎南曾在夏威夷大学作过一系列的专题演讲,其中有一次,他用一个亲身经验来阐释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布坎南喜欢看美式足球,对每年一月的季后决赛更是不能错过。可是,虽然每场比赛正式的时间只有六十分钟,一旦加上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教练叫停等等,一场下来总要耗掉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他觉得在电视机前花这么长的时间很浪费,有点罪恶感。可是球赛实在好看,弃之不忍。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有点阿Q的做法:他把后院里拾来的两大桶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大概也顺便吃几个)。看完一场比赛,他也弄完一小堆的核桃仁。
    事实上,布坎南一边看、一边敲、一边还问自己:为什么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让他有罪恶感? 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工作而排斥休闲?
只要不干扰别人,游手好闲有什么不好?
诺贝尔奖得主毕竟不同凡响。经过一番“推敲”、“咀嚼”,布坎南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的人也好。我种菜,你养猪,然后我们经由交易,可以互蒙其利而皆大欢喜。这样要比你我自己既要养猪、又要种菜来得好。专业化的生产对自己、对别人、对大家,都好。相反地,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易价值”。因此,布坎南觉得西方社会对“生产”、“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有人在溪边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布坎南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有为者亦若是,下次我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也不要再嘀咕抱怨,我可要好好地动动我的脑筋才是!
    (节选自熊秉元《寻找心中的那把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布坎南教授特立独行之处的一项是
    A.用经济学工具分析政治现象 B.撰文笔调贴近生活
    C.不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 D.经常与同事和学生讨论学问
    2.文中“推敲”、“咀嚼”二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A.强调比喻 B.说明道理
    C.解释含义 D.引用例证
    3.布坎南所阐释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是
    A.珍惜时间 B.获得社会赞许
    C.交易各方互蒙其利 D.满足精神需求
    4.对文章第三段提及的“正面的价值”理解最恰当的是
    A.劳动是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创造了幸福、造福了社会
    C.“生产”和“工作”为全社会所推崇
    D.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以下各项,不符合文章最后一段提及的“有为者”的行为是
    A.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
    B.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
    C.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只嘀咕抱怨
    D.苹果落地引发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GCT语文每日一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