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CT考试语文综合常识串讲之数学常识
数学和系统科学常识一、数学和系统科学常识
(一)数学
重点理论:欧几里得几何、笛卡儿坐标系、微积分、罗巴切夫几何、黎曼几何、博弈论。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杨辉三角、牛莱公式。
主要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牛顿、莱布尼茨、高斯、伯努利、伽罗华、黎曼、哥德尔、图灵;刘徽、秦九韶、祖冲之、李善兰、华罗庚、陈省身。
数学经典著作:《几何原本》、《算术研究》、《数学原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二)系统科学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香农《信息论》、维纳《控制论》
耗散结构理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能量和物质,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稳定的有序结构状态的理论。1969年由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等人提出。
协同学:研究自组织系统及演化序列的系统理论。西德科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超循环理论: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理论。西德科学家艾肯在20世纪70年代直接从生物领域的研究中提出的。
突变理论:研究系统的行为空间的不连续过程或突变现象的一般性质的数学理论。是微分拓扑学的新成果。1972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首先提出。
二、生命科学、农学、医药学和环境科学常识
(一)生命科学
生物学一般理论:生物大分子(核酸、氨基酸;染色体、蛋白质);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新陈代谢(糖类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光合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根尖、蒸腾,结合农学,土壤团粒结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和应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发育。遗传规律(孟德尔颗粒遗传规律、摩尔根连锁互换律。生态学(食物链、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进化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古尔德的间断平衡)。
生物学家:林奈、布丰、拉马克、居维叶、法布尔、达尔文和华莱士、古尔德、孟德尔、摩尔根、施旺和施莱登、沃森和克里克、莫诺。
经典生物学著作:《自然系统》、《昆虫记》、《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天演论》、《基因论》。
(二)医学
医学知识应该从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近年医学实践中的关键突破等方面入手进行复习。医学和心理学、生物学、营养学经常联合出题。要注意这些学科的交叉点。
重大事件:希伯克拉底誓言、护理专业的开创与发展、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疫苗接种、黑死病。
重要人物:希波克拉底、盖伦、塞尔维特、维萨里、哈维、琴纳、利斯特、巴斯德、科赫、弗莱明、巴浦洛夫。
医学经典著作:《人体的构造》、《心血运动论》、《外科临床中的防腐原则》、《护理札记》
中国传统医学。秦越人的《黄帝八十一难经》、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望闻问切、经络学说、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问诊和医疗方法。
(三)农学
农学一般会和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一同考察,这部分知识不必单独复习。在与上述科目交界的地方适当展开即可。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知道就可以了。比如:古代农学方面的二十四节气、重要的农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现代农业的阳畦技术、地膜覆盖、叶面喷施、滴灌技术、三系育种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四)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所构成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环境科学综合性很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广泛地交叉渗透,几乎涉及到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
我们应该从环境科学广泛关注的问题、重大环境事件以及其学科的新进展角度进行复习。
比如世界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
比如: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水体富养化、过度开发等引起的污染以及核废料污染、化学泄漏事件等生态灾难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考点。2007年就针对太湖的污染出了一道题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