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20:50:46

2015年GCT语文基础串讲之解题思路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一)留意句中的介词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句: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来说可能就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更 太 稍微 多少 非常 十分 特别)
    (三)留意句中的两面词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句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 ”,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
    (四)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句 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五)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
    例句 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劝阻” 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六)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 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
    例句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例句 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七)留意句中的“是”字
    “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例句 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这个句子中 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
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八)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 ,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句 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 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GCT语文基础串讲之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