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综合知识之生物练习及详解(4)
1.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0oC B.15o C
C.25oC D.35oC
2.下列何种物质水解后释放出的化学能可被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ATP
3.绿色植物置于哪种光下产生的氧气最多:
A.蓝紫光 B.红光 C.绿光 D.白光
4.下列植物干种子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A.花生种子 B.黄豆种子
C.蓖麻种子 D.向日葵种子
5.植物缺铁时,幼嫩叶子呈淡黄色或柠檬色,老叶则仍呈绿色,原因是:
A.幼嫩部位生长旺盛,含铁量高
B.幼嫩部位水分多,含铁量也高
C.铁容易移动,由幼叶移向老叶
D.铁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不能移动
6.人体内产生了摄取的食物中不含有的氨基酸。这是因为细胞内进行了:
A.脱氨基作用 B.氨基转换作用
C.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D.糖类的转化作用
7.人进行长跑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有氧呼吸 B.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糖元的分解 D.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1.答案:D。本题的关键是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体现酶的活性。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的凝固是在人的体表进行的,也就是人的体表温度就应是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最适温度,由于在这个温度下催化能力最强,反应最快,所以血液凝固最快。
2.答案:D。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三大能源物质之一,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解后释放出的化学能,只有经过能量转移并合成ATP后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故D项是正确答案。
3.答案:D。此题要将放氧和光谱联系起来分析,绿色植物放氧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是由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来推动的。叶绿体的色素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它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不吸收并反射出来的是绿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不吸收并反射出来的是橙光和黄光。从以上分析,似乎将绿色植物置于蓝紫光下产生的氧气最多,但白光中(太阳光)中的红光、橙光、蓝光、紫光、黄光、绿光等可见光同时或分别被不同种类的色素吸收。故在阳光、温度、CO2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绿色植物置于白光下的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
4.答案:B。根据题意可知,这些种子主要通过吸胀作用吸水。吸胀作用吸水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细胞内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亲水物质。与水亲合力最强的是蛋白质,其次是淀粉,再其次是纤维素。上述四种干种子中,黄豆种子含蛋白质最多,所以黄豆种子吸水能力最强。其余三种种子中,脂肪含量比较高,脂肪是疏水物质,不能与水亲合。
5.答案:D。有些矿质元素,如K进入植物体后,仍是离子状态,易移动;N、P等又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分解后释放出的离子可转移到其他部位。但Fe进入植物体后形成难溶解的稳定的化合物,不能再度利用,故缺铁时幼叶就先受到伤害。
6.答案:B。蛋白质的分解、氨基转换和糖类的转换作用都可形成新的氨基酸。新形成的这些氨基酸,大多是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的,但糖类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对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也就是在摄取食物中不含有氨基酸。所以说,产生非必需氨基酸的原因是氨基转换作用。
7.答案:A。此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自有氧呼吸,因为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是无氧呼吸的l9倍,所以供能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