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CT语文基础知识之南北朝时期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 年—589 年)一、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1.政治
这一时期,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繁,政权不断更替。
(1)政权更迭。
1)220 年,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80 年西晋完成短期统一,但迅速败亡。
3)317 年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420 年,刘裕废晋自立,东晋灭亡。420年—589 年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即南朝。
4)东晋时期,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政权,统称十六国。439 年—581
年北方先后出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即北朝。
5)南、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北周武帝改革,加强北周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2.经济
江南经济迅速开发,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1)江南经济开发,三吴、洞庭、鄱阳湖地区和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曹魏、北魏时期北方农业恢复发展,十六国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3)手工业品种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
(4)由于战争破坏,国家分裂,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
3.民族关系
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五族内迁,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密切联系。
(2)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布局打乱,各民族差异缩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高潮。
(4)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蜀、吴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4.文化
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特点承上启下。
(1)科技。祖冲之精确推算圆周率;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
(2)文学。出现陶渊明等杰出诗人。
(3)艺术。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成就突出。
(4)思想。道教改造、佛教盛行,无神论者范缜创作《神灭论》。
页:
[1]